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闲王 > 第四十四章:本王很不满意

第四十四章:本王很不满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站在马车上,望着一望无际的白色大地,隐约能够看到漏出头的木桩,这就是地界。

郑、王两家的地被夹在了正中间,将李元景的一块地分割成为了两块互不相连的地块。

“殿下,我爹爹先前问了下,两家无意卖地!”长孙涣露着红彤彤的小脸说道。

“换做是本王也不卖!”李元景笑了笑。

两块地均是邻水,去年若不是发生了蝗灾,就算是旱灾他们的产量也能保证,河水虽然少了,但还没有彻底干涸,这就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上田的地位。

粮商都是比较鸡贼的,如果不下雪,他们是断然不会降价的,下雪就意味着明年不会大旱,至少不会发生今年这样的情况。

百姓有了收成,就会有新粮进入市场,他们若是依旧高价销售,利润倒是可以最大化,就怕这批粮食砸在自己手中。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降价销售,采用阶梯降价的方式在清仓的同时,保证利益最大化。

“时刻关注粮价,再降价的时候通知本王!”李元景想了下,有些摸不准。

粮食还是太贵了,斗米三百六十钱,十斗是一石,即一百二十斤,需要三千六百钱才能买一石。

丰年因为水足,产量比人家高,在以耕种为主的时代,地便代表了权势。

特别是这种成片的上田,整个大唐虽然是均田制,但大多数的地都被分散的七零八散,甚至有的被分为七八个不同的地方。

而地价的另一个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连成片,连成片的价格自然要比其他的散地高出不少。

“去王家!”李元景挥了挥手,直接钻进了车内。

但唐初又是个奇葩的时代,按照常识应该是一千钱是一贯,但实际上七百钱就能算作是一贯了。

粮商卖粮只算钱,而不算贯,本来三贯六百钱就能买下一石粮食的,但现在可能需要五贯一百多钱才能买到一贯粮食。

就算拿出一万贯,最多也就只能买不到两千石粮食。

“殿下,我们到了!”车外的马夫控制好马匹提醒道。

李元景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这鬼天气,他是真的不想走出马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