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半城烟花(清穿) > 56北 堂

56北 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她是件好事,对你却未必。”我轻嘘一口气,正视着眼前人,“那些事你最好烂在肚子里。”

“九爷这是在怀疑作为神父的我吗?”

“不是怀疑,你的操守自有教义约束,我这里却是因为关心而变得谨小慎微,我不愿她受到丝毫的伤害。”看向茗烟离开的方向,我的神色变得柔和起来,“我能做的很有限,却也希望能够替她挡住些许风雨。”

说罢,也不待穆景远答话,我大步走了出去。此刻已近黄昏,天色昏暗,紧了紧领口,心中暗叹一声,也许是该找八哥好好谈谈,他的心思为何我竟有些看不清楚了?若说他生气是因为我举荐了不该举荐的人,而将自己陷在了朝堂之中不得解脱,或可理解。那这取了鄂尔泰的骸骨又是为了什么?

穆景远听着风琴传来的悠悠琴声,想着胤禟刚刚说话的神态,心中忽的笃定,这件事情自己算是找对了人。胤禟没有一般皇子阿哥的骄纵之气,眼神澄明没有城府却看事情极为清楚明白,放眼天下能够说出中西医结合来的人又有谁?取各家之长为己所用、造福苍生,自己这算不算是遇到了知己?!

“好歹什么?”茗烟打断了话茬,痴痴看着不远处的偏门,“你还不知道吧?八爷将鄂尔泰的尸骨寻了回来,可是偌大的京城我竟不知该如何安葬,也唯有这里可以给他一方寸土。你说,我为什么不能信奉一个能收留鄂尔泰孤魂的天主教呢?!”

“什么?”我蹙了眉头,沉声问道,“你说八哥干了什么?”

“我说,他将鄂尔泰的尸骨挖了出来,送给我做礼物。”茗烟说到此处禁不住语带哽咽,“他以为这样做我便会感念他的心意,可他错了。我固然心疼鄂尔泰客死异乡,却也不会乐见他被人掘出尸骨的。”

“为什么?我竟不知道!”我喃喃自语。

“你们有多久没联系了?”茗烟略作思量,冷哼一声说道,“自从你拂了他的意见,推举了礼部尚书之后吧。还真是有段时间了,也不知你们这是生的什么闲气,竟然拿逝者出气。”

作者有话要说:何谓礼仪之争呢?明朝末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以学术叩门而入,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工艺美术引起士大夫直至皇帝等统治阶层人物的支持,在天主教教义和儒家学说之间寻找共同点,合儒、补儒,以适合中国习俗的方式传教,它的核心就是尊重中国文化、适应中国文化。为了便于在中国传教,以利玛窦为首的一批耶稣会士顺从中国礼仪,对于教徒的敬天、祀祖、祭孔均不禁止。然而,利玛窦去世之后,耶稣会内部就产生了争议,其焦点是:儒家经典中的“天”、“天主”和“上帝”是否和拉丁文的Deus具有同一意义?敬天、祀祖、祭孔是不是迷信活动?这就是中国礼仪之争。

到了康熙初年,钦天监汉官与在华西方传教士发生了一场“历法之争”。通过这场争论,康熙帝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先进性,他大胆起用传教士,利用他们的知识为朝廷服务,他们还设计和制造火炮,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功劳,并充当宫廷教师,为康熙帝讲授西方科学。这一切使康熙帝十分满意。康熙三十一年,帝颁布著名的“宽容敕令”,公开解除禁令,允许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然而,礼仪之争的爆发,却使局面迅速逆转。

罗马教廷圣职部曾下达指令,明确指出:“只要天朝国人不公开反对宗教和善良风俗,不要去尝试说服人们改变他们的礼仪、习俗方式……不要因为和欧洲人的方式不同而藐视他们的方式,反而还要尽力做他们习惯的事情。”这道指令反映了亚历山大七世尊重不同文化传统的精神。可是,后来的教皇又摒弃了这种精神。

康熙三十二年,担任福建代牧的法国外方传教会士颜当突然下令,禁止辖区内的中国教徒祀祖敬孔。因此,礼仪之争进入了高氵朝,在清朝和欧洲引起激烈争论。康熙三十九年,闵明我等耶稣会士联名上疏,一方面表明耶稣会士对中国礼仪的看法,一方面请求皇上颁谕,证明中国礼仪与宗教无关。收到奏疏的当天,康熙帝就朱笔批示:“这所写甚好。有合大道。敬天及事君亲、敬师长者,系天下通义,这就是无可改处。”耶稣会士收到之后,立即派人送往罗马。

然而,教皇格勒门十一世无视康熙帝的看法,于康熙四十三年作出了关于禁止中国礼仪的决定,并派遣多罗出使中国,解决礼仪之争。

“出气?”

“蕙兰有了你的孩子,他自然不高兴,可这不高兴又不能明说,思来想去的他可能也打量着想要个嫡子,可是……心都死了,又何苦来难为我?!”茗烟无奈叹息,回转身向外走去,“我不想你难做,独自寻了这处安葬了鄂尔泰,劳烦表哥劝劝他,既然有了庶福晋就不要难为我这个苦命人了。”

“茗……烟……”看着渐行渐远的人,我竟不知该如何去劝慰她。八哥,你怎么做了如此糊涂的事情,你这不是……

“她的事情你应该都清楚吧?”我斜睨了穆景远一眼,“忏悔不也是神父的职责之一吗?”

“九爷果然见多识广,从不知你竟知道的这样多。”穆景远神色平静的说道,“忏悔可以让禁锢的灵魂得到救赎和解脱,对她而言也是件好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