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代兴唐 > 四、新武器(四)

四、新武器(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接到海军部的正式命令后,凌文察第二天便飞往淞江海军基地,与拜见他当年的顶头上司,如今的帝国潜艇部队司令欧阳琛上将,通过他的关系召集了一部分潜艇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专家来研究这一问题。

如何把数枚长度超过15米,重达15吨的远程火箭安装到一艘潜艇上,这确实是个难题。一枚远程火箭连同发射架长达20米,重量超过了20吨,而一艘远洋型潜艇长度有80米左右,在它的上面装下两枚这样的火箭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让一艘潜艇远渡重洋,只发射两枚远程火箭去袭击敌人,似乎有点太过奢侈了,肯定无法通过海军装备部门的评审。如果出于战争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则要至少为潜艇上装备八枚以上的远程火箭——不算发射架,光火箭的重量就超过了120吨。

这对于目前的潜艇来说,有点难以承受。

阅读网址:n.

“嗯嗯,都是关于无线电设备的,引擎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吗?”凌文察抬起头来。

“火箭冲压发动机制造技术方面已经算是比较成熟了,问题在于材料方面,这需要大量的钛、钨等稀有金属,我们需要得到材料的优先供应权。”李学友说道。

“好吧,军方需要的是一些成熟可靠的技术,就象上面常说的那样,军事装备的数量在大部分时候比质量更为管用。”凌文察说道,“我们会把问题尽快向上面反应过去,最高统帅部对远程火箭技术很重视,我想有些问题很快就能够得到解决的。”

朱成骥博士的“火箭研究所”所研制的固体燃料远程火箭实际上是基于火箭弹的原理上所研发的,它使用的主要推动燃料主要成份是双基硝化纤维,另外还添加有一部分胶化塑料和增氧剂。

不过朱成骥博士制造出来的“远程火箭”长达16米,重量超过了15吨,能够把一枚重达1.2吨重的弹头投送到三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误差不过超过10公里。根据朱成骥博士的预计,如果更换成新的电子导航系统,这种远程火箭的发**度偏差甚至能控制到5公里以内。

根据工业生产委员会的评估,用这种远程火箭对英国执行所谓的轰炸任务,如果除去对英国民众所造成的心理恐慌不算,其取得的战果与制造成本而言是绝对不经济的。

“昂贵而无用!”

这是工业生产委员会对这种新式武器所下的结论。

除了实验和研究目的,大规模生产“远程火箭”的建议被否决了。

最高统帅部最新的要求是尝试着将这种“远程打击武器”装备到潜艇上,据说这是出自皇帝的想法,于是作为最高统帅部海军联络官的凌文察海军少将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