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灵山 > 183回、金光洞元圣开讲,乾元山振衣解惑

183回、金光洞元圣开讲,乾元山振衣解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道统传承与否,要看道法是否适合世人,也看世间是否有可造之材,这本应顺其自然勉强不得。人世间众生轮回,你度化你地弟子,我点化我的传人。通常情况下没什么好争。但如果出现一教大盛,欺夺世间之信,排挤他门传承的情况,就会影响到仙界。

两教都欲“大行”,争夺类似“国信”的地位,必有潜在地冲突,甚至牵扯到天庭与佛国。

佛教传入中土流行,有各种客观原因。但还有一片地方佛教始终无法流行。就是各派修士散落分布的昆仑仙境。

昆仑仙境是自古出世清修之地,众人无红尘俗务之扰。佛家“众生皆苦”的修行发愿在这里流行不起来。就算有守望这种高僧在龙空山立寺一千六百多年,引万人过奈何渊,但是昆仑仙境中佛门传承一直式微,佛家修士很少。

可是在昆仑仙境之中,偏偏出现了一个异数,就是地仙之祖镇元子,他也注意到了玄奘西行求法将来的影响之广,觉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这一切都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各位金仙、菩萨极擅推演。却又不能尽数推演其余高人的变数。顺势而为纷纷插手其中,仅看表面。一般人根本搞不清楚他们都在做什么。

首先要从大乘天发宏愿转世下界说起。先介绍一下佛门菩萨果与道家金仙成就地区别,两者不好说谁高谁低,但是证菩萨果位过比求证金仙条件更特殊。

修为到了,发愿心历化形天劫,有了灵台开辟之功,就是道家所谓的金仙成就,简单明了。但是求证佛门菩萨果位,须发度已度人的宏愿心,修行圆满之后才能成功。勉强说区别的话,金仙成就可能只是自己地修行,而证菩萨果位却不是一个人的事。

大乘天的修为已有类似金仙的成就,所谓“大乘天”,就是他在佛国净土延伸开辟的一片仙界,既是道场也是法号。但是这种修为毕竟与道家金仙不一样,大乘天仙界只是他的专属灵台道场,别人可以进入却无法凿建修行之地,更无法一起延伸开辟。这种果位在佛门叫做“各乘天”,想当年的韦驮天与如今的熊居士,也是这种修为境界。

大乘天欲证菩萨果,所发宏愿心就是佛法大行于中土,对佛门修士来说当然无可挑剔。他选择地时机非常巧,正好是李唐立国,追封道祖为先祖,道家大行于中土之时。这就埋下了各派门户之争的种子,但当时还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

镇元子是昆仑仙境中自洪荒之时最早成就地仙之人,飞升成仙犹在西王母之前。成就金仙之后,他留在闻醉山没有去天庭开辟仙家洞府,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镇元子开辟了万寿山仙界,独立于天庭与佛国之外。

镇元子身为地仙之祖,当然希望万寿山能与天庭平起平坐成为另一片仙家飞升之所。但是万寿山千年经营,仅是他自己门下的弟子飞升之所,并无其它的金仙来合力开辟,也无仙人飞升至此安置洞府,远不能与天庭相比。这是历史传承积累的原因。

仙界高人诸如金仙、菩萨,很难简单的说有没有门户争斗之心,但门户分别心肯定是有的。一方面彼此可以成为好友印证修行相通之处,另一方面修行的最终去向确有分别。世间人信奉什么看似对仙界没什么影响,但实际上地牵扯还是挺大的。

修行人超脱生死轮回之后去地是已经开辟地仙界,比如天庭。有金仙成就还可以自行开辟一片仙界,以灵台愿心化转而成。但金仙开辟仙界,同样也受法力与“见知”之限,绝大多数金仙并不是孤辟天地,而是来到早已开辟的广袤仙界中。在此基础上延伸开辟仙家洞天,与原有仙界连成一片。

前文说过,这么做有两个极大地好处:一是能领略仙界中各位仙家的造化之功,弥补自身修行中见知的不足,二是能广结仙缘,同享仙界中自己无法造化之物。原先地仙界主人也很乐意,仙界本是他灵台中化转而出,别人以法力在此基础上延伸开辟。所造化出的一切也印入仙界之主的灵台之中,等于延伸了他的神识与见知,互相都有益处。

无边玄妙方广世界最大的一片仙界就是天庭,天庭是在凌霄圣境的基础上,多位大德金仙灵台造化之功而成。除了各金仙各自开辟的洞府之外,还有广袤的空间,正适合仙人们在仙界修行。没有金仙境界地仙人们虽无开辟之功,但可以在既有仙界中建立洞天与各类仙家景象。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假如这些仙家高人在人间的道统传承式微,就意味着飞升来此共同凿建仙家景象的门下弟子越来越少。假如修证金仙的人越来越少或者各金仙不再来此,也意味着这一片共享仙界继续开辟延伸的范围越来越有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