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弄潮 > 第二十九节 同僚(1)

第二十九节 同僚(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选择中线可能县里会付出更多一些,甚至我个人也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是想一想如果能够提前几年让这么多棚户区老百姓住进新家,我觉得值得。何况我也一直坚信,要想让一个地方具有持久不衰的吸引力,城市环境建设以及给外来客人的印象相当重要,很难想象映入眼帘就是破败灰暗、杂乱无章的城市形象会能够让客人们生出想要驻留下来的好感,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哪怕是现在多付出一点,但是曰后的回报必定会远远超出我们现在的付出。建设一个宜居的花园城市,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开放城市,这就是我的梦想。”

韦飚轻轻叹了一口气,看着对方深邃而又富有魅力的侧面轮廓,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始终还是太短浅狭隘了一点,眼前这个人考虑似乎远远不是修两条街道大桥或者引来两家大企业增加税收那么简单,这个人的心中所想绝对不是那样简单,他甚至有一种预感,此人不会长久卧藏于花林这个地方,花林这个池塘太浅了,对他来说或许宁陵甚至是省里边才是他的舞台。

(未完待续)

站在赵国栋被后韦飚也相当自豪,这一片片建筑群落和道路就要在自己的手中一点一滴的垒砌而起,对比以前的花林县城,任何人都禁不住要发出一阵惊呼。

桂溪大道建设如火如荼,建成时间甚至要抢在桂溪大桥竣工之前,东段没有啥说的,本来就是一片河滩荒地,西岸却一直等着拆迁工作结束才能动工,还要兼顾着两边建筑物的建设,这一年来他基本上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上边,现在大道东西两段的架子都已经出来了,东段更是已经进入了铺设期,估计三月底之前就可以完成,而东段也将在五月底之前彻底建成,这还包括和大道交汇的两条南北向的次干线铺设。

以桂溪河及其两岸的滨江大道和桂溪大道、桂溪大桥为十字架。一个全新的花林县城已经初具规模!

赵国栋和韦飚伫立在桥头,一桥飞渡东西,天堑变通途,毛老人家的话语篡改一下用在这里相当地合适。

“老韦,历史在我们手中改变,我不知道我们选择北线方案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但是我知道把桂溪大道和桂溪大桥穿城而过绝对没有错。”

“嗯,现在看来我们坚持中线方案是最明智的,如果不是穿城而过,这一片还是不能入目的棚户区,而桂溪大桥修在北边,无疑就是将这一片的改造无限期的延后了,甚至可能要到进入二十一世纪才谈得上这件事情。”

韦飚发自内心的道,赵国栋在这一点上的坚执既为他引来的一些麻烦,但是同样也为他赢得了尊重和赞许,至少在这些拆迁户们心中是清楚的,而县里的常委们以及那些消息灵通的干部们同样也清楚赵国栋被送到党校“深造”是因何而起。

实际上这种事情也瞒不过人,大家心知肚明,倒是让韦飚有些佩服赵国栋的勇敢无畏,当然这或许和赵国栋的自信和背景有关系,韦飚自认为自己处在那样一个位置上恐怕便无此魄力。

“老韦,我的想法或许有些超前,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到和谐统一。发展的目的何在?不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么?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收入,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这才是目的。我们花林底子薄,条件差,所以很多人更热衷于招商引资,拉来企业建厂,而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不太重视,这个观点不对。我也很重视招商引资,因为只有工业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就业,才能壮大财政,政斧也才有更多的资金来办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财力薄弱就不干事情,怎样将二者和谐完美的统一起来这就要考验我们作为一级地方政斧领导的执政能力和艺术了。”

韦飚默默的点头思索着对方的言语,还是有些小看了眼前这位太过年轻的同僚,虽然韦飚一直认为这位上级能够站在自己上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着相当雄厚的背景,但是现在看来光靠背景一说是不足以反应对方的真实底细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