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光绪中华 > 第一一九章 新年新气象

第一一九章 新年新气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英国方面对我的此番大改革动作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同时,由下院议员组成了一个欢迎团,亲自抵达普斯茅斯,欢迎来自远方的那个帝国,那个盟友来的学习考察团。并且在短暂的欢迎宴会后,迅速的根据各人职司,分配到各级政府机构中学习和工作。并以五人为一组,每组配给翻译,给他们热情的讲解英国的各项制度。

同时,英国也在热烈的议论着,是否要给东方那个年轻的皇帝派遣一个英国的顾问团呢?如果东方的主人愿意的话,大英帝国将会将中国庞大的身躯尽速的纳入到现代国家的轨道中来。

这是《泰晤士报》的原话。当宓吉通过载滢的关系将报纸呈进进宫时,我笑了笑将报纸揉成一个团扔进了纸篓里,我当然不愿意,我从来就不觉得西式的所谓民主适合中国。在我看来,泛民主的后果,最多就是将来的印度。甚至还不如,因为中国人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愚民也多,当然,中国也不缺少野心家。几个野心家加上一个庞大的愚民阶层,将会使国家陷入混乱的循环。

当然,这不代表我完全排斥民主,将来在我年纪老了以后,我会考虑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立宪政体的。但绝不是现在,现在我必须集权,只有集权,这个国家才能按照我的轨道往前走,而不是在所谓民主的泥沼中窝里斗而停滞不前。

广告:《天下英雄谁敌手》,书号85601

在宫里,我摆弄着这两陀大玩意,发现了这东西为何时灵时不灵的原因——接受机没有天线,我用一只银筷子搭在接受机上,很明显的就不丢信号了。(史实如此)

两日后,我召集来西门聪和他们几个研究人员,向他们演示了我的发现,在他们惊讶而崇敬的目光中,我向他们解析了无线电的基本原理,以及收发报机的工作原理,当然,还要表彰他们自编无线电语言的天才举动,不过还是提醒了一下他们保密的重要性。

同时,无线电上的重大发现促使我下定了决心,既然我可以在无线电上给中国带来领先世界数年的科技,为什么我不能在其他方面给予我的国家更大的帮助呢?

于是,北京开设了无线电厂,由西门聪负责,专门研究如何使无线电便携化,我的第一步目标,是要让他安装到海军的战列舰上去,想想吧,有了便捷的统一指挥的舰队与一群在浓密的烟雾里靠旗语指挥作战舰队作战,该占多大的便宜啊。

当然,我也不忘记将日后的长波短波等无线电方面的道理给西门聪好好上了几课,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家伙会成为我的通讯专家的。

过了年,工商部用了一季度的时间,整理汇总并颁布了大清五年计划,在这份计划里,到1897年的时候,中国的重工业体系基本将完成框架铺设,全国沿海各省及长江沿岸的安徽湖北,均有铁路联通。而边疆各省,均要铺设电报线路。轻武器比如手枪,步枪及机枪,行营炮可以实现自产,造船业要可以制造自己的轻型巡洋舰,以及一些试验战列舰。而矿产业机械业等等,都要有工业化的雏形。同时,为了增加人民收入,国家鼓励工商及私人资本投资工业等等举措。并且我还亲自加发圣旨,凡民营资本进入工业,免税五年,同时工厂主赐贡生出生。

并且由于《中华时报》连续性的对日本国内近乎疯狂的国民赌博的报导,我又新增了举措,凡地方缙绅投资工业规模达到一百万两以上者,我将亲自在北京召见他,如果他愿意,我还可以以皇家民意zhan有干股若干比例,相应的,该工厂可以冠以皇家字样。

同时,我在春节的特别圣旨中,指出了与民增利的国家宗旨,以及为何改工部为工商部的说明,历来中国士农工商,工商排名在最末,国家重农抑商,使得国民积贫,所以,为了彰显国家与民增利的宗旨,故改工部为工商部。

而我在对组团赴英国学习生活的两百余名各级官员的训话中,也强调了两点,一是努力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民政模式,特别是新兴的政府部门,各人要自行思索回国后应当增设什么部门,起什么样的作用?其二是要懂得取舍,好的要学。不好的要懂得分辨。大清与英国不一样,不能什么都照搬。另外,在英国,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朝廷,是以要有气节,不可堕泱泱大国之风度。

在经过了二十几日的远洋航行后,两百余名官员抵达英国,开始了他们的学习生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