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光绪中华 > 第二三七章风云色变

第二三七章风云色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种论调的不同是在于未来的走向上而已。一是要从今以后,直接将中国并入德国的同盟国体系应付,因为敌方势力的强大,所以必须要全面对俄罗斯提供帮助,再扶植起日本人,从而对德国和中国形成压力。当然,这也面临着大规模修改已定政策的难题。特别是与中国之间的一系列协议,大批的中国人特别是文官系统要驱离,甚至大批的军火订单要作废。国家将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财政的压力。而且过往近十年在中国培养起来的亲英的官僚阶层,以及中国人心目中的英国的友好形象,全部都要付之东流,一句话,以前的工夫白下了。而且还要耗费更大的力量去扶植俄国和日本两个已经濒临破产的国家。任重而道远。

而第二种则简单多了,在今年的危机过后,要在各个方面与德国全面展开竞争,包括拉拢中国,这个有着巨大潜力和人口的国家,哪怕是中立,都要好过站到德国那一边去。面对两个国家实力与自己相差无几的敌人的联合对抗,英国无力承受,这个世界也无力承受。长年的对抗将导致世界经济形势的低迷,谁也无力承受这种压力。

与此同时,英国人从报关环节,得知了大清帝国的两位重要人物试图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德国的消息。

不用太多的联想,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要去想象德国人和中国人之间,如果有一天他们联合起来,这样的后果,是否是大英帝国可以承受得起的。特别是中国人的陆军在陆上给了俄国人一个惨痛教训的情况下。

在这样严重的心理预期下,等待英国人确定了载滢的目标似乎只是谋求德国支持中国禁绝鸦片的要求时,完全可以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不过也通过这样的要求,他们能够发现,中国人似乎没有淡忘掉本世纪四十年代及后来发生的那两场因为鸦片贸易而爆发的让他们蒙受耻辱的战争。

他们如今要面临的抉择,比前些时日的抉择要来得更为痛苦。而且,对手的分量也已经完全加重了。

战争早在两年前就打过一场,德皇甚至幸灾乐祸的向布尔人的英雄,德瓦士兰邦总统保罗.布鲁格发去贺电。也许正是这份贺电,刺激了大英帝国的尊严,他们动员了一支空前规模的军队——四十四万人的海陆联合部队,第一批七万余人已经登陆正在好望角一线集结及适应性训练,一边等待两个月后就将抵达的第二批十一万人的军队,再过两个月后,全部四十四万军队集结完毕后,战争就将完全打响。他们的北面,就是布尔人的九万大军。

在东半球,可能这样五十万人规模的对抗并不算得什么,但是在非洲大陆上,这样规模的大对决,就算是在动荡的北非,也是令人震惊的数字。

双方已经一触即发。就是那么巧,德皇的舰队经过好望角,而后去了巴格达,签署了那一项挑战英国人神经的协议。甚至在马赫迪军那里,一些德国制的军械也让英国人生疑,难道德国人真的开始了他们的挑战?

大英帝国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另一个消息也几乎是在同时传回到大英帝国的报纸上——德国的新一级战列舰,一口气生产了七艘。首舰普鲁士号,首舰及其他三艘姐妹舰已经下水试航,其余三艘仍在船台上日夜赶工。

德皇说得没有错,德意志要建立起一支与德意志地位相称的海军。他始终认为,在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后,他说的话就有人听了。

不出他们所料,德国政府和外交人员在接待过载滢之后,向外界发布了一个共同的声明,中德双方不支持鸦片以任何形式继续毒害中国人民的身体,不管这种东西的背后利益人是什么人。

有了这一条,加上购入火焰喷射器的合同,特别是在德皇最需要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这关键的力挺,中德关系过去的一些磕磕绊绊已经烟消云散。问题如今出到了英国人一边。

一边是布尔战争要打,一边是中国似乎有迹象表明要投入到德国的怀抱,英国人似乎已经无需考虑太久。

下院中已经有数位议员声言继续以鸦片贸易去摧残盟国人民的身体是不道德的商业获利云云。英国人学会了转弯。

决策层如今面临着两种论调的选择,不管那一种,眼前必须要回收强硬的姿态,以试图瓦解德国和中国这一轮一大一小的两场攻势。首先把布尔战争打完才是正经,否则四十余万人的动员,再灰溜溜的撤兵回来,政府将立即面临垮台的危险。

如今英国的反应将证实他的判断。如果英国不妥协,英德之间的全面对抗几乎立刻就要全面升级,世界大战几乎已经无须再等待了,整个欧洲将会被掀入到令人颤栗的全面战争中去。

何去何从,英国人显然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在还没有得知大清帝国总理外务王大臣载滢殿下及外交部长伍廷芳先生即将访问德国的情况下,英国就已经派出了特使急赴中东,试图劝说德皇放弃签署铁路修建合同,条件是在太平洋的诸多岛屿问题上,英国将支持德国的立场。

英国人的希望是用一定的妥协条件,来拖延时间,好让帝国的战争机器做好应付全面对抗的准备。

但是威廉二世丝毫没有给他们面子。几乎就是在特使的眼皮底下,德皇愉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