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光绪中华 > 第二五四章新日本之父

第二五四章新日本之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渐渐有谣言在东京和长野地区开始散播,言说中国军队之所以租借赤城山作为驻军地点,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攻击京都,另一方面也是要偷挖当年德川幕府在倒台前匆匆埋藏在赤城山的巨额藏金。

传言有声有色有板有眼,说赤城山地区有农民看见中国军队每天在山里开挖什么,隔段时间就有大量的箱子被运走等等,而且还有旧德川幕府时代的军人出来作证等等,更有说法是这次袁世凯之所以在东京未作停留便先赶赴赤城山,是因为有一个中国军人携金逃亡的事件要处里云云。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流言纷纷,袁世凯刚刚建立起来的扶助王室的形象立刻就遭受危机。

这当然是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世上往往是愚者多。对于袁世凯来说,可以说从来只有他算计人,没有别人算计他的,没想到这一次居然是被人以这样的方式攻击,并将他前段时间辛苦建立起来的形象优势摧毁殆尽,更糟糕的是谣言还攻击到他的数个系统,包括新成立的藩幕齐心会,在谣言中,这些都是帮助中国人,出卖日本利益的大日奸。谣言末句便清晰的指出了他们要攻击的重点:“在袁世凯的主持下,在中华会馆这种黑恶势力的执行下,在藩幕齐心会这样的日奸走狗的帮助下,大日本帝国贮藏于赤城山的四百万两黄金,正在一两一两的变成中国的财产,最近听说中国向英国支付购买战舰的,正是来自日本,属于日本的黄金。”

这项谣言其实是有些根据的,万延元年,也就是1860年,世界金价大涨,对银的兑换率为1:15,而日本国内的兑价则只有1:3,所以日本国内的黄金大量外流,当时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开始启动这项赤城山藏金计划,到倒幕派将他刺死后,这项计划又由他的下属林大学头和小栗上野介继续负责。所以直至幕府倒台,这项藏金计划日本知者不为少。

而幕府财力的雄厚也是人所周知的,幕府时代江户南北町奉行所这样的芝麻绿豆衙门的藏金都有万两之巨,但是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庞大经济实力不知去向,所以,赤城山更是怀疑的目标了。

经过这些步骤,大正国王终于堪勘继承了他父亲遗留下来的位置,也稍稍建立了他自己的威仪。

接下来的步骤就要轻松的多了,袁世凯安排的人马渐渐的在日本上中下各阶层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成功的在日本人民心目中建立起了一个政府或陆军中有人要阴谋推翻王室,全仗天使袁大人支持,大正国王才顺利登基的形象。在条件成熟后,袁世凯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一个叫桂太郎的陆军背景深厚的人作为支持对象。

桂太郎是山县的好朋友,也算是山县在陆军系统的利益代言人之一,只是稍稍外围一些,没有寺内和山本权兵卫那样突出,在针对山县系的政治清洗中也被清洗了下来,目前赋闲在家,主张藩阀政治制度的桂太郎与天海国系统有联系,但由于利益及目的的不一致也有冲突。袁世凯也是在之前通过天海国的系统见过这个人,此人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如果脱离了中国的支持将永世不得翻身,所以袁世凯本次到东京之后,就选择到了他。

在经过数字商谈之后,桂太郎愿意出面组党,并接受袁世凯领导下的理藩院日本事务局的支持,他的组党迅速得到了寺内的同志会的响应,算是在日本政坛开了一个好头。

桂太郎年纪五十五岁,本来在清洗之后已经完全破灭了的政治理想又重新被袁世凯点燃,在他的藩幕齐心会的成立大会上,面对着支持他的党徒,他当众向袁世凯表示了感谢,并在言语中称赞袁世凯是拯救日本的人,向袁世凯进献尊号“新日本,新藩阀制度之父”,并得到了党徒的热烈响应。

这个谣言,正可谓时机恰当,攻击有理有据,也让袁世凯颇为难受,能编造出这个谣言的人,必然就是要下铁血手段对付的人。袁世凯在初闻谣言后,便立下决心,并立即让中华会馆发动所有亲附的日本地方帮会势力开始寻找谣言的头。

同时,他也开始正式辟谣,一是邀请亲华的政治领袖访问军营,二来军营不定期向公众短期开放,并开放周围的部分区域让日本人做生意,这些都是直截了当回应谣言的方法。

另一方面,他也开始接触尚在东京生活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但是目前来说尚是秘密的。因为很简单,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松平氏有不轨之心,如果公然与德川庆喜接触,会让自称大将军的松平氏生出其他的想法来,节外生枝反而有所不便。

几天后,中华会馆的人回报说谣言是黑龙会传出来的。

面对着回报的莫瑞少校和曾黎上尉,袁世凯查证之后,好半天没有说话,脸上涨的略有些发红,一拳砸在桌子上,随后却是十分平和的吁了一口气命令道:“传本大臣钧令,命大隈重信即刻来见我!”

袁世凯的以支持国王建立上层权力,培植政党建立中层的势力,全面发展中华会馆的帮会势力来控制下层社会的策略,终于取得初步进展。

这三条线,如今全部收束到了理藩院日本事务局手中。

袁世凯在东京出奇的没有见到天海国的那位大将军,原因是袁世凯抵达的前一天,松平志男已经赶返回到了京都,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天,也是第一零一和一零二镇在神户登船回国的日子。

而袁世凯在日本公开场合的讲话有四五次,但是没有一次提到这位大将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随着松平氏的渐渐走高,他越来越有些飘了。

袁世凯在日本忙了十多天,正准备回国参加新春的乾清宫赐宴时,一个新的情况出现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