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光绪中华 > 第二六九章 争霸

第二六九章 争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战争开始一个月之后,英国人原本的一个疑惑也得到了答案——中国人能够自己造战列舰了。1904年11月19日,肃亲王善耆在结束对藩属国日本的几方势力的巡回访问和矛盾的调停,又旋风视察了朝鲜,看望了病重的国王李冕之后启程回国,在旅顺而不是传统的天津登岸,原因是这一天,旅顺官营造船厂有一个剪彩典礼等着他去主持。

当然,这是战略层面的事情,而在财政层面,要负担与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长期战争,对于已经启动向美国摩根财团贷款协议第一批1000万英镑的英国来说,要多准备与准备用来与长期德国作战的价钱,这笔数字将会是多少呢,答案可能会高达近百亿美元,而每年还要另外付出8亿美元左右的利息付出,这样的财政负担,是否是大英帝国可以承受的,人民可以承受的?

在议会面临广泛的质询后,贝尔弗不得不面对他提案被驳回的残酷现实,的确,英国没有能力同时在欧洲和远东开辟两个大战场。不仅仅是财政,从军人数目上来讲,也是不可行的。

而英国人能指望谁?在太平洋的西海岸的战场上,也许只有美国人能够指望的上了。但是美国并不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在美国有百分之十的德裔移民,还有稍稍少一些的爱尔兰移民,加上意大利人,这些总计加起来超过百分之二十的美国人口,对英国的态度都是一致的——最起码也是不喜欢。

在1904年这个年代,德国人不必说,爱尔兰人恨英国人何止一个洞。相比较而言,恐怕只有意大利人还稍微好些,但是听说他们与中国人的关系不错。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里,指望美国来帮助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不喜欢英国的人来帮助英国,实在是荒谬了点。

(美国之所以在一战后期进入英国阵营的原因,后面再说。政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以今天的眼光看1900年代,实在是荒谬之极。)

第二六九章争霸

在决策这次用兵的时候,的确我也犯过犹疑,毕竟从名义上来说,菲律宾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但最终我还是下了这个决定,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不喜欢英国人的情绪,与最近一阶段英国人在两难决策之间选择了暗地里在中国的整个西部边疆有所动作相结合,英国人这一看上去符合他们本国利益,但是一旦这种小动作被我麾下那些满脑子天朝上国的文臣武将们洞悉之后,他们几乎是本能的生出了对英国人的反感。而且在民间层面,英国人从来也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许多稍微有点年纪的人都还没忘记上个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英国人是如何的欺凌着这个国家,的确他们是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方向,但是他们同样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许多的苦难。英国人在前十几年与中国的蜜月期内,还感受不到这种压力的存在。但是在他们越来越增加了对中国的防范之心,并陆续采取压制中国的动作之后,这种在民族气质里一直存在着的这种情绪便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了。

而另一个方面,也是时间上的需要,如今正是全球范围内民族觉醒前最好的扩大地盘的机会,从后世的历史来看,要想在未来的全球格局中占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地位和资源优势,现在起步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英德两国在太平洋海域的冲突一年之后,双方都各自在积累实力以迎接不知道多久以后的生死对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人自不必说,英国人如果要动,他首先要考虑的恐怕不是他要面对的对手,而是在旁虎视眈眈的德国人。

这套计划根本就是一个持续数年的长远规划,在德国人向太平洋伸出第一只手的时候,我的参谋系统中就一定有人会想到今天的局面,最明显的莫过于袁世凯,他吃掉菲律宾的计划简直就是为目前的局势量身定做的。

国际争霸,当然要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和策略,如果死抱着一定要积攒到一百分的实力才能做九十分的事情,那么也学等你攒到一百分实力的时候,时机早已稍纵即逝,一去不再回头,而当你这时候发现你的对手实力已经到了四五百,你会发现你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也就是议员先生们的这次大辩论,开启了政治家们的一个新的智慧点,当然现在他们的思想还有些模糊,但已经有点摸到影子了。

所以,在中国海陆联军在五天后攻克达沃并进驻了四个师总计五万人的陆军部队后,这个城市开始进入军管,并迅速开始征用民房。

此时英国人口头上的援军还迟迟没有议定,当然也还没有影子,而其他主要国家都令人意料的保持了沉默。除了德国人表示了理解中国的立场之外,其他参加北京和会的几个大国都没有任何表态。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他们是睡着了么?

英国人的全球霸权已经在东半个亚洲出现了崩溃的迹象,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信号。中国人的十万陆军在半个月之内以达沃为基地开始在棉兰老岛上展开,伴随而来的就将是展开对菲律宾政权的抓捕行动。菲律宾的部队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结局已经不难预料了。

眼下英国人自然是全球理所当然的老大,虽然他们的地位在遭遇挑战。而德国及而后的中国,是他可以各个击破但不可能同时击破的,只要中德之间形成一个暂时的互保格局,英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为了菲律宾而导致整个太平洋的沦陷,这不是每一个英国政治家都敢于冒的险。

当然,贝尔弗首相是一个有攻击性和冒险精神的领袖,他在炮战开始当天,发表了强硬讲话,声称中国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八大国1900年会议的基本精神框架,而且也是对大英帝国赤裸裸的宣战,所以,他已经正式向议会提交了向中国宣战的议案,并且要求议会立即予以通过。

作为首相,他有紧急启动议会程序的权利,但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首相任期开始并没有多久的他在表决中并没有表现出他意料之中的号召力,议会以不到三分之一的赞成票数,并不同意这项发兵议案。理由是从战术上来说菲律宾显然并不能抵抗太久,而由于英国的陆军志愿兵军制,要筹集到足够在亚洲几百中国人的兵力,加上训练,适应的时间,起码需要一年时间,而到那时候是怎样的局势谁也说不好。

而另一个问题就是德国太平洋舰队离马六甲水道,离新加坡不过一天不到的航程,如果所谓的将派出太平洋舰队来对中菲战争进行干涉成立的话,是否表示首相先生已经做好了放弃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控制权的准备。

比起老谋深算的前辈索尔兹伯里侯爵来,贝尔弗先生实在是年轻了点。有数位议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用以佐证这个观点的,他们也提出了这样的一系列疑问:在索尔兹伯里侯爵在位时,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差?如果中英关系一直持续的友好下去,德国人怎么能够在亚洲拥有那样的一支海军?外交政策是否给皇家军队添了太多太多的麻烦?如果太平洋舰队的那些舰只是用在北海巡弋而不是在亚洲徒劳的与同样是牵扯大量实力的德国海军的话,大英帝国现在的局面是否会好一些,对和平的控制力是否能够再强一些?建议贝尔弗首相检讨一下自己的政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