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30节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30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工资高,补贴多,能拿出来花的钱也多,而且他们公司还会提供子女在外国上学的教育补贴。

如果针对这些学生办学校,那肯定有市场。

正因为现在海城没有类似的学校,所以他们相当于填补了市场空白。

办个几年学,积累起了经验,海城的新贵阶层也形成了,就可以办针对中国人的贵族学校了。

朱莉已经进入角色,开始分析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他们会不会有意见?也就是外籍人士的子女,最早的学生和家长反对中国学生入校。”

高兴同志说的是实在话。任何一件东西再好,只要不符合市场需要,它就会被迅速淘汰。

而建立贵族学校意味着要砸很多钱,倘若不能在短期内盈利,那这个开支绝对能把你活活拖死。

周秋萍笑着摇头:“我的第1步目标不是本地有钱人,而是外面的有钱人。”

老太太又糊涂了。

这可是海城,全国最有钱的地方之一。海城人都掏不起这钱,其他省市还有这大的能耐?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会觉得这些人的加入拉低了学校的档次,让他们感觉不舒服。

对,很残酷,但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

对圈子的执着催生了贵族学校,对圈子的执着又让他们反过来对学校有更多要求。

周秋萍不假思索:“办分校,把他们分开来。”

人人都想往上一个圈层跑,而上一个圈层的人都想维护自己的资源,防止自己被分一杯羹。

再说了,人家为小孩上个学,跑这么远?不现实啊,爹妈自己没事情做,坐吃山空?开玩笑哦,再厚的底子都能被吃的一干二净。

余成到底年轻,反应要比老太太快,立刻有了想法:“阿妈,秋萍说的应该是外国人家的小孩。”

政策定下来之后,海城的外籍人士明显增多了。他跟邻居聊天的时候,也听说他们的朋友还有他们的公司会增派更多人到中国。

外资企业的入驻,就带来了子女教育的困局。

跟因为工作需要,习惯夫妻分居两地几十年的中国人不一样。外国人在这方面要求很高。他们经常拖家带口,把孩子也带到国外来上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