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还看今朝 > 第四卷 第一百四十七节 三农,基层之苦

第四卷 第一百四十七节 三农,基层之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过了武城,地势明显就有了一个起伏。

这已经是伏龙山区南麓的低缓过渡地带了。

而武城乡以北则是比较典型的盆地平原区域,土质肥厚,地势低平,很适合农业生产。

过了武城乡往北基本上就是低缓的山丘,但总的来说土质和灌溉条件都还行,不得不说整个真阳还真的算得上是宛州的一个重要的农业基地。

武城到藿集镇不过7公里,藿集集镇这一块正好处于一个类似于过渡节点的坝子上,地势平缓,街道上略显狭窄,今天应该是逢场赶集,来自四周乡镇的老百姓纷纷骑着自行车,或者背着背篼,挑着担子,像集镇上涌来。

沙正阳是和方东升一起下来的。

去藿集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对全县的农业基本情况进行一个摸底。

本来沙正阳是打算先走旧营、官陂这一线,也就是县里的西片的,但是考虑到旧营和官陂两个镇的党高官都易人了,需要给一些时间给新班子来调整磨合,顺带也要准备一下工作汇报,所以沙正阳最终还是决定走北片。

真阳县的北片范围也很大,二镇七乡,加上西片的二镇八乡,事实上东片就只有城关镇、王营镇加上棋盘乡、蓼洼乡、翠屏乡五个乡镇,要比西片和北片面积小得多。

桑塔纳很新,是去年才买的,这也成为宛州各区县领导的标配车辆了。

于庆东显然对这一带很熟悉,绕过了集镇最拥堵的几条街道,然后从一个岔道拐到了位于集镇边缘的一处新修院落旁。

“这就是藿集镇政府?”沙正阳下车,打量着粉刷一新的围墙,看得出来有些简陋,虽然是新修的建筑物,但是各方面都显得有些凑合的味道。

方东升显然对这里很熟悉,点点头,“原来的镇政府那一片紧挨着藿集中学,因为有两个乡的初中房屋都是危房,县里也没钱重修,索性就撤并了,全部合在藿集中学来,藿集中学房舍不够,藿集镇政府就把镇政府让出来了。”

“哦?”沙正阳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这可是一个很难得新闻,藿集镇政府能有这么大度?他有些不信。

“县长,我知道你肯定不信,不过这是事实。”方东升也有些无奈。

真阳的财政状况在整个宛州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无法和东峡比,也不及宛阳,和裕城、龙陵这些差不多。

袁成功虽然性格强势霸道,对人事权抓得很紧,但是他也在财权上却比较放手,也正因为如此,祝汉明和袁成功才能和睦相处。

县委县府陆陆续续添置了七八辆桑塔纳,除了袁成功和沙正阳是专人专车外,其他县领导也基本上保证了外出都有车辆可用。

省道223的状况比起国道316来说就要逊色许多了,从真阳县城向西北过大元、武城两个乡就到了藿集镇,再沿着藿集镇一直向西北,大概15公里就进入了香城境内,而从藿集转道向西,大概30公里之后就进入丹镇境内。

这条道路状况无法和国道相比,虽然也是柏油路,但是道路上坑洼很多,养护明显跟不上,好在道路上车辆也要比国道上少得多,桑塔纳可以在道路上如同插花一般的行进,绕开那些实在太大的坑洼,以免底盘受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