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道缘儒仙 > 第67章 今得帝赐难息壤,明年俯看千树梅

第67章 今得帝赐难息壤,明年俯看千树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帝重重点头,说道:“不错,请接着说。”

兰儿和风先生更是点头不迭。风后也没有二话。

黄帝摇摇头:“五老帝君没有一个资质差的,每个人都是天纵奇才。我自己心里明白,论起天份来说,我甚至不如赤帝,更不用提跟青帝相比了。”

风先生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这时见他问话,不得不开口道:“或许是您老的功法与众不同,兼且比别人用功的缘故吧。”

黄帝依旧摇头:“五老帝君每个人的功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否则一旦出现五行的相侮相乘,天下就会有大的饥荒了。”

闻听此言,风先生和兰儿都沉默了下来。风后也无法说出其中的道理。三个人只能静静地看着黄帝,等他自己分析其中的原因。

黄帝却抬头望着天上的流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她望着湖水神往了好大一会儿,直到身后一个声音响起来:“无论是天上,还是在人间,山顶之湖都很美丽,简直令人流连忘返。”

回头看时,却见黄帝已经收拾好了炉鼎,正缚手而立望着鼎湖。

看到兰儿转过头来,黄帝慈祥地望了她一眼,缓缓说道:“我虽然离开中土很久了,至今回想仍有恍然如梦的感觉。昔曰我在中土有两个别宫,一个位于浙西缙云,一个位于浙东雁荡……”

“浙东雁荡?啊?雁湖?”听到这里,兰儿感到无比惊讶,禁不住叫出声来,“雁湖的古阵竟然是帝君布下的!难怪我和公子在那里住了年余,一直想不透阵法的来历。”

黄帝闻言也不觉一震,当下上下打量她一眼,然后又回头看看静坐于轩辕台上的叶昊天,感慨道:“看来我们确实有缘。昔曰我在雁湖修仙,于鼎湖炼丹,修持与丹药并举,终于神功大成,乘龙而去。雁湖的风景自然不错,不过距离尘世太近,很难做到清心寡欲,所以当时我一心想着飞升,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的清静之所,好将神功提声到至高无上的境界。结果就找到了这里。”

时间过了好大一会儿,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我知道其中的原因,不知您老想不想听?”

黄帝闻言“嚯”地转过身来,一眼看见面前站着的原来是刚才还在静坐观书的叶昊天,于是微一点头道:“请神州道兄明示。”

叶昊天斩钉截铁地大声道:“您老之所以功力居于其余四位帝君之上,关键是您积累的功德比他们多!”

黄帝睁圆了眼睛看着他,急不可待地问道:“此言何解?”

叶昊天放缓了声音侃侃而谈:“若论功德,普天之下功德最大的人应该是盘古大帝,是他开天辟地、创造曰月星辰、风雨雷电,为万物生灵准备了必备的生存条件,其功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居第一位!”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想看看四人的反应。

兰儿望着眼前的传奇人物,用十分崇敬的口气说道:“如今您老位居神仙榜十大高手之列,功力远在其余四位帝君之上,说明您当年的飞升之举是完全正确的。”

黄帝听了却轻轻摇了摇头,缓缓地道:“先前我也这么认为,后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远离尘世或许并不是最好的修仙方法!假如一直留在人间,我的功力可能比今天还高。”

兰儿没有明白他的意思,继续说道:“帝君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中土,都受到千秋万代无数人的景仰;不管是入世,还是出世,都是修仙人的楷模。我也曾经到过您飞升的地方——浙西缙云,那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去瞻仰,题词墨宝满山都是,有一首诗写道:‘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想想就令人感慨。”

黄帝仿佛没有听见她的恭维之词,眼中的神光从兰儿、风先生和风后脸上掠过,不疾不徐的道:“按说,我修仙的时间不算长,比起玉帝来说差得很远,比起青帝、赤帝也远远不如,可是我的功力却不算太差,甚至还在青帝、赤帝之上,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兰儿抢先笑答:“大概是您天资极高的缘故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