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本地外乡人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本地外乡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碗豆尖,肯定是山上精明的农民,利用温度的差异,提前种出来的。是那么嫩、脆、甜。我吃着它,它的味道骗不了我,不是大棚的产品。

这面还是那个味道,与我小时候没什么区别。有人说,吃的东西多了,味觉就会迟钝,就会有审美疲劳。但是,我已经是吃过多年山珍海味的人了,今天吃到这碗小面,却依然能够回忆起我们镇上,那个唯一卖小面的小食店。

所以,我们四川人,尤其是川东人,只要勤劳,土地的回报一年至少两回呢。也有精明的农妇,在主要口粮的稻谷与小麦种植之间,间杂着许多其它小季节的庄稼,以保证四时都有收获呢。

土地都是紫色的,只要你不嫌弃它,它都会给汗水回报呢。那稻田间的陡坎,只要不是笔直的,就可以点胡豆,豆瓣酱就是这样出来的。那坡边路旁的石头缝里,不是还有一捧泥土吗?种点向日葵,它长出来,照样天天向太阳呢。

田坎之间也别浪费啊,陡坡边缘也莫不管啊。弄点草木灰农家肥,种点高粱嘛。当它收获时,虽然不多,但高高的骄傲的红色高粱,向你低头时,你拿它酿酒呢,出来的味道火辣,让你有勇气面对冬天的寒冷呢。

除了田就是坡,坡上碎石多,不需要锄头挖多深呢。锄头太用力挖缺了口,没钱找铁匠呢。你只要能够弄得一个个小坑,就可以种玉米了。秋天的时候,一串串吊在房檐下,客人来了都夸主妇勤劳呢。

夏天有辣椒衬托红色,只要有辣椒,再差的饭也能够吃得热闹了。生活再不易,想流泪时,也有借口,那是辣椒呛的,邻居也就不笑话你了。

朝天门是火锅的圣地,但是我不能去吃呢。爸,那火锅我已经吃过的,确实火爆,我早就替你尝了。今天,我如果一个人去吃火锅,怕人笑话呢。

你说过:“我们山里人,出门看天色、进门问礼性。不要让大地方的人,笑话呢。”

我一个人吃火锅,人家都是三五成群或者成双成对的呢。我只是一个人。

我找小面吃吧,小面我吃过,老家也有,不丢人。重庆是个神奇的地方,当你要吃小面的时候,总有碗豆尖。这是初冬吧,应该不是碗豆尖的季节呢。

外地人,甚至外地经验丰富的农民,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当然也有个别懂行的,说是大棚出来的东西,任何时候都有。

冬天也莫闲着啊,还要点洋芋呢。不要看不起它呢,留几个好的莫吃完了。它要发芽的地方,一个可以切出好几个种子来的。草木灰家家有,人烘尿家家有,不惜力气往山上挑啊,挖一个巴掌大的坑种下去,明年春天,就有一大串出来,可以填饱全家人的肚子的啊。红苕应该是冬天的东西,但那东西甜,冬天有收获不容易。

红苕洋芋是穷人的粮食呢,它是天老爷给受苦人的活路呢。我小时候,不喜欢煮红苕呢,但喜欢烧红苕。把红苕埋在火塘的红色火苗之下、草灰之中,过一会,布满黑灰的东西出来,就有香气了呢。剥开它,你就会满足了,它是我们小时候每天都可以有的奢侈了。

小时候,二娃的妈说过一句伟大的语录:“红苕本姓张,煮的没有烧的香。”那是我最早相信的真理呢。

如果说红苕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作猪饲料。在冬天青草干枯的时候,猪的青饲料,就以红苕藤为主了。那疯长的藤蔓,足以解决让猪吃到过年,我们过年杀猪时,都得感谢红苕。

每一寸土地都有用,每个地方都有特产。每一棵树每一种植物,都是上天给穷苦人的救济,不能抛洒不能浪费呢。都是汗水换来的呢。

但是,有一个问题他没想,大棚是用来保温的,而碗豆尖的季节,却生长在最寒冷的时候。

这事我知道,我们川东人都知道。当山下穿衬衣的时候,山上的人在穿棉衣呢。我们是秋天,山上的人已经入冬了。山区就这么神奇,一个乡镇,同时过着四种季节。

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学生,不太好理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个说法,老是找老师问这问那。稍有见识的家长,带孩子去旅游,看大山,孩子才会明白的。

而我们,却是生长在这个环境的。大巴山的海拨是最奇怪的,总是在两千万多米高度徘徊。三千米以上是雪线,那里终年积雪,只有冬天。而两千多米的地方,还是可以种庄稼的。

那些大山虽然陡峭,虽然险峻,但不欺负人呢。只要有一寸厚的土地,它就长出庄稼,养活山里的穷人呢。四川盆地也叫紫色盆地。紫土的肥力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虽然比不上东北的黑土肥,但四季都可以耕种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