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各有侧重点

第五百三十七章 各有侧重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莫多想,就是干。

“什么叫了生死呢?这个生死也有粗也有细啊。说这是生死门头,那什么时候了生死呢?你开始参念佛是谁就已经开始了生死了,因为我们这个心它没有定的时候,它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这每一个想都是生死啊。当下虽然不能感果报,这是一个生死种子,就是这个念念不定造成的生死因子。那么我们今天要发心了生死,相信宗门这一法,祖师留下的方便法门参话头,那么我们就参话头。我们参一句话头,就是这一念吧,这一念,念了“念佛是谁”,就不念其它的了,这个贪瞋痴就不发了。”

某种意义上说,他这种盲目的信任有点像迷信。但是人家命好,遇到过三位圣人,当然有资格迷信啊。

“你若念念在这“念佛是谁”上,念念就没有贪瞋痴啊。那没有贪瞋痴,少一念就少一个生死种子,因为这个“念佛是谁”,虽然说它也是妄想,它这个妄想是熏不上生死的。因为里头没有含毒气,跟贪瞋痴不同,贪瞋痴这个念头,你越想它越多,越想它越粗,背觉合尘的。越想心中越乱,越想心中越黑暗,越想了越愚痴而越烦恼。所以它是生死本,这个“念佛是谁”,虽然说他也是一个念头,它是背尘合觉的。你越念它越参它,它越细;你越念它越参它,它越静;你越念它越参它,它心中越光明。妄想虽然是妄想,它是一个向外跑,一个向内走。“念佛是谁”越参,越清凉自在,越参心里念头越少,参到最后,功夫打成一片,心无二用,三业清净,才有开悟的希望。”

这个下午听完法后,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听众们下来后,话少了些。

果然,分初用功与老用功的区别了。

“来老的功夫也是如此啊。你真正的把念佛是谁翻来覆去,那样恳切的用,你用久了,那个念佛是谁会息下来的。它这个粗妄会息下来的,一息下来那就跟虚老的功夫一样了。许多人就没有用到这个功夫,光在那个粗的闹了一阵子,开口就是说:啊呀!你不会用功,你是念话头。他没有用到那个细心功夫,他没有用到那个时候。要把那个粗心息下来以后,粗妄顿息。不要说真息,少许息一下,就能见到细心功夫,这个细心功夫,那才是疑情,那才是看话头,那跟虚老就一样。你看这个会武术的人,他横竖都对。心的功夫也是如此,你把这个念佛是谁用熟了,怎么用都可以的,什么一个字,二个字,有字无字都行啊。就是要在初发心时下一番恳切心。”

这话就说得明白了。打基础与开悟性,那是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方法。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你只要生死心切,时时刻刻不管行住坐卧、吃饭穿衣要抓住这个念头。你能够在这些地方不断,那你坐下来功夫就不断了。所以我们在高旻寺住的时候,老参师傅常给我们说:你养息起来,不要马上去小便,要练出功夫来。起来‘念佛是谁’一提,跑香,跑香马上就止静,止静就坐,坐下来以后,一坐就算,手一放下来也不要动它,脖子也不要动,象个木桩一样一坐,只顾‘念佛是谁’,你这样正念就会现前。因为少许一活动,东一看,西一望,心早就散了。你再收起来也没有大力量了”。

原来,这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行住坐卧都是道,吃饭拉屎都有禅。其实是很实际,很具体的,不是什么大道理。我觉得,听这老参法师的过来话,比我看十本书,得到的真实知识还要多。

我问万师兄有什么感受。“老实了”,他回答我时,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

“这一念心是不容易把它收入的,总要用一番,从基本功上来说,总要做到一个认熟,你若不认熟,你三提五提,心火上来,心里会难过,那你怎么提?容易弄出毛病。用熟以后,你随便怎么都可以。念佛也如此,你看那个念佛熟了,你随便怎么念都行啊。你初发心,念一会儿嘴疼了,心里念一会上火了,所以用功没有巧妙,第一要生死心切,我要了生死。宗门是生死门头专门办这一件事,时时刻刻把这个话头当回事。你在这个粗话头上用一番心,你才知道会起疑情。从自己的功夫当中见到这个疑情,你说从外头学来的,不从自己的功夫做出来,但是学来的变不了疑情,还是一句话,总而言之要肯用,熟能生巧。”

光学知识是没用的,有时,笨办法才是大路。

“写字一样,你看会写字的人,人家有功夫的人,随便怎么动,写的就是好看。我们没有功夫的人,写了多少年弯七弯八的字不好看,还费了好大的力,因为不熟呀,没有巧妙,用功也是如此。要发长远心,我晓得这一法,真正的能使我们了生死,这一法是真实不虚的,过去从佛到祖,历代祖师都是这一法成功的,那我们还能够不行吗?我们是佛弟子,应该相信佛祖的话。我们就径直的行去,不管它得力也好,不得力也好,一年不行二年,二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三十年,今生不行再来生也可以。一生不行再一生,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沩山祖师说:“有三生你若不退,决定开悟,决定可以了生死”。所以我们要发长远心,总有到家的一天。我这个功夫不求别人,只要求我自己,时时刻刻保持它。”

钻死胡同,直到透为止。到处找路,表面聪明,有时实际是在打圈圈,没有进步。

“初发心的人,谈不到什么疑情,什么功夫得力。总是有心功夫,你不要想巧妙,这个想来的巧妙都安不上去,非要自己做出巧妙来。就在这个念佛是谁上翻来覆去的,这一念心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了它,忘记了就提起来,提的重了我就轻一些,提的太快了我就慢一点,懈怠了我就少许精进一点,就这么善巧用它。总保持着它,不伤气,不伤身体,平平静静,有这个话头在,这就叫用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