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八十五章 给我开小灶

第五百八十五章 给我开小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本来清静,这句话如果理解为不变,或许就错了。但如果理解为什么都没有,那说它干嘛呢?

“本来一切诸法都无来无去,若懂到了这种见解,这就是最深妙的见,是最正确的见。可是世间上的迷茫众生,并没有证悟这种境界。他们愚昧于取舍,对痛苦和安乐进行执著,对五蕴进行执著,然后在有漏的轮回中不断地漂泊、转生,在轮回大海中感受着数不胜数的各种痛苦。”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时间是衡量事物变化的尺度。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也就没有事物的变化。甚至,按佛经的说法,完全没有事物吗?

“自己的心确实就象是阳焰水一样,虽然显现,但是在显现当中一点也是不能成立为实有。这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三界的一切显现全部是自心的一种游舞而已,就象梦中的显现一样,无有来去,我们应该认识心的这种可笑而希奇的本性。”

关于阳焰这个词,在汉语传统文化里,也是指虚幻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开车,看到远处的水泥路上,有烟雾蒸腾一样地扭曲着,那其实是光的作用,根本不需要你减速和害怕。

“从无始以来,我们沉溺在轮回中承受过无数的痛苦,那么使我们受痛苦的最根本因就是自己的心。但真正去观察,这颗心在胜义和世俗当中都不能成立,就象兔角和石女的儿子那样了不可得。一切显现在二谛当中都不能成立,我们这个心也是同样,它非常虚伪。”

兔角与石女,这两个比喻,在汉传佛教里也有,是指不存在的意思。

“苦乐等一切有为法都是刹那的,无常的,就象闪电一般迅速毁灭,它没有积累性,也没有前际和后际。以前从无始劫到现在,在我们的身上已经成熟过无数的痛苦,如果我们还没有断掉心的根本,今后还会不断地呈现各种迷乱的显现,将来在轮回中仍会受到许多痛苦。将来诸法也都是无常的本性,一切有为法都没有任何可靠,为此我们应到达一个最究竟常乐我净的境地。”

所谓怀业,即首先令自心获得自在,之后怀柔一切人和非人。这内容就非常之丰富了,理解起来也要分几个层次。

有些人不管到哪里都不顺,父母亲友反对自己,非人经常害自己,甚至路上遇到小狗也冲自己“汪汪”叫。其实,外境上的所有不顺,归根结底是身心不自在所致,如果能够好好修持怀业,当自心获得自在后,一切外境就会随心而转了。

对于想弘法利生的人来说,成就怀业非常关键。否则,即使你再努力,别人也不一定理睬你。如果成就了怀业,一方面自己努力,再加上怀业三根本的加持,即便很一般的人,也能做出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而且在此过程中,自己不需要太多勤作,也用不着到处求人:“你可不可以皈依三宝?”“你可不可以受菩萨戒?”

退一步讲,如果修成了怀业,暂且不谈弘法利生,对生活也是有帮助的。有圣者讲过:“如果成就了怀业,不必说弘法利生,甚至自己的生活也会改善。”因此,如果有些人经济比较困难,经常借钱度日,甚至别人看到他就怕——这个人该不是又来借钱吧?这个时候,最好是修持怀业,如果修成了怀业,就再不会有这种窘境了。

所谓诛业,即大悲妙力已究竟圆满、无有任何自私自利心时,依靠马头明王、金刚橛等忿怒本尊修法,将野蛮众生的心识强行超度到净土。

没有前际后际,那就是事物发展的不延续?如果不延续,因果从哪里来呢?听到上师这样讲,如同当年我读佛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不可得。这一段,我以前总以为重点是心,现在看来,还有一个重点:时间。

佛法有个词“当下”,是不是说瞬间即永恒的意思?是不是说不存在我们所说的时间?如此说来,没有时间的话,空间也就无法存在,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不存在的空吗?我很疑惑,但又不知道如何问。

“一切缘起显现的未来过去诸法,当我们用各种方法去观察,都是不生不灭,空色如幻化。如中论中所讲,用胜义谛的智慧来观察,一切诸法都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我们看见的电视电影,实际上也就是不生不灭的一种象征,因为在屏幕上面显现的这些杀人放火等各种影像,真正在电视里面找不到,在电视外面也不存在。通过这种比喻,对于现在轮回中的一切显现,我们会了知它的本性。”

这个比喻虽然巧妙,但是,理解起来确实令我困惑,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真的笨。

“一切法无有来去,也远离一异多体、远离自他常断等戏论。也就是说,没有心与境,一切诸法本来都是平等,无有取舍,本来都是自性清净的涅槃。并不是我们重新改造而成证悟,它本来就是清净涅槃,即一切诸法就是本来清净、原始清净或是本体清净,这都是一个意思。如果我们明了此道理,这就是清净的见。”

表面上看,诛业和杀生是一样的,实际上二者截然不同,前者是损害众生的恶行,后者是度化众生的殊胜方便。

如果是对密宗不了解,或者对密宗持有偏见的人,对密宗的事业是很难接受的。当然,不接受也很正常。世间也有这种情况,某种药本来效果特别好,可有些人就是不起信心。不过话说回来,就像朝北的山洞无法射进阳光一样,这种没有信心者绝不可能获得密宗的加持。

当然,修法的任务如此之重,我不可能短时间内把三本书看完,因为,第二天,还得要上课。

这些课,都是为大圆满法作准备的。因此法极为重要,所以准备时间就特别长。这就好比学生学习,高考最重要,几乎可以这样说,十二年读书的所有努力,都是为高考作准备的。

上师接下来的课,也是讲心性为主。但他不像原来我在崇圣寺遇到的大师那样,总是引经据典,全讲理论。他讲课时,喜欢打比方或者说故事,所以吸引力自然大多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