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心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有两个前提:火炮不能少,必要的骑兵队,也是要有的。

李昉看着远处正在游弋的骑兵,又看着附近正在移动的大量“克虏伯”,莫名觉得身体里充满信心。

这些“克虏伯”是攻城利器,但分量重,在野战条件下移动起来速度慢,限制颇多。

但只要|“克虏伯”出现在身边,就能让人信心大增。

现在,伤亡惨重的周军困守长安,意图负隅顽抗,看样子不会轻易认输,所以,“克虏伯”要发威了。

一个设计科学的新式堡垒,即便只有不到千人守备,在弹药、补给充足的情况下,凭借火炮,可以承受数万人冷兵器军队的长期围攻。

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手持一杆装填完毕的火铳,就有极大几率射杀一名身经百战的彪形大汉。

一群老弱妇孺,依托具备完整攻势的村级堡垒,靠着少量火炮,以及人手一杆的火铳,就能从容击败来袭的流寇或者强盗(用的是冷兵器),哪怕对方数倍于己。

这就是“热”兵器的威力,对于人的体力、力量、作战技艺没有太多要求。

传统的弓箭兵,需要经过至少一年的训练,才具备基本的作战能力,而长矛兵、刀盾兵,要有数年的积累,才有打白刃战的基本素养。

他的视线,转到西面远处的长安城。

周国派出刺客,刺杀他父亲,虽然刺杀失败,但消息恐怕传不到长安,所以,城中的那些人,在决战惨败之后,必然寄希望于刺客得手,楚军后撤。

射进城内的劝降书,看来不会有什么回应,李昉对此并不寄予希望,他的希望,在于将士们的英勇善战。

以及“克虏伯”的巨大威力。

不过,攻城不能只有字面意义上的攻城,对于守军,必须“攻心”,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但火铳兵不同,李昉看过兵部拟定的“训练大纲”,新兵在经过为期六个月的训练后(最低要求),就能成为一个堪用的火铳兵。

这样的兵,能够熟练操作火铳,能够执行各类队形变换命令,能够遵守严苛的纪律,能够排着队列上战场,投入到血战之中。

六个月的“速成兵”,只要指挥得当,能以结队作战的方式,大量击杀那些百战老兵,此次决战,就说明新式军队的威力极大。

而这样的军队,练兵成本要低得多。

甚至残酷些说,这样练出来的火铳兵,是成本极低的“消耗品”,用这种消耗品们组建起来的军队,其战斗力却是一流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