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扬三国 > 第一章 冠礼,笄礼,定亲

第一章 冠礼,笄礼,定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清早,下人们将礼仪器具准备妥当,朱魁率先身着冠服,披着长发踏步行出,古时候男前女后,冠礼完才轮到笄礼。

大厅里大摆筵席,坐满了大袖翩翩的宾客,有高雄,甘宁周泰,王忠高乙等高家原班人马,还有赵半城父女,陆纤,张纮等相熟望族。

他向众人一一行礼后,面对父母亲,稳稳跪坐蒲席,先行跪拜之礼,示意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接着马钧亲自为朱魁梳头,并盘在头上,同时用专门束发的帛带固定好。之后从下人手中捧过黑麻布制作的缁布冠,套在头上。

回过头对着满堂宾客,致祝词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大意是今天乃吉庆之日,首为你加冠,希望你摒弃孩童之脾气,谨慎修养成人之品德,祝你高寿吉祥,大增洪福。

古之六礼,而冠礼居首,何也?冠礼,礼之始也。加冠后,本人由毫无责任的“孺子”正式跨入社会成为成年人,履践孝、悌、忠、顺,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他人,才能继承和发扬华夏之礼仪。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而诸侯王更早。至东汉以来一般望族之弟都十六而冠,十三而笄,皆因古人成亲较早,非及冠笄不得成亲之故。

是年,五月三日,朱魁二十岁,淑淑儿十七岁,同时在今日定下亲事。

那淑淑儿本绿林出身,年至十五却未行笄礼,这些草莽出身之人,厌烦这些繁文缛节,要不是今朝上门提亲,更是不记得此事,是以今日二人同时行冠笄二礼,后交换信物以示定亲。

朱魁起身恭谢,转身入侧室更衣,这一次换上的是白袍白履,回来后坐回原位,马钧为他去缁布冠,重新梳理头发。

第二次加冠是皮弁,皮弁类似后代的瓜皮帽,皮块相接处镶着五彩玉石。这种冠通常是臣子上朝时所戴,其目的是希望受冠者以后能事君、勤政、恤民。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朱魁再谢,随后再此更衣,最后一次加冠。

其实这也是淑淑儿母亲早逝缘故,高雄不曾续弦,一应人皆为粗汉,到是正常。

仪式本应在宗庙内举行,可是朱老实根本就不知自己祠堂在何处,改在家中举行。而淑淑儿的笄礼也同时放在朱家举行。

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还要通过占卜决定由哪位宾客为其加冠。事情很巧,筮客与加冠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县令马钧。

行礼前需焚香沐浴,须斋戒三日,当然了,虽是硬性规定,却没有几人遵守,三日不食,到时还不把人饿得头昏眼花,哪里还有力气行冠礼。

一向随和的马钧,竟然对鬼神的迷信程度远超他人,监督甚严,不得已朱魁和淑淑儿只能粗茶淡饭三日,终于迎来吉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