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扬三国 > 第十九章 投敌上

第十九章 投敌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元俭。”

一个年轻少年应声小跑过来。

“主公,你唤我?”

“此计甚好,公子可以采纳之。”戏志才一听,笑颜道。

朱魁一敲王承的头,笑骂道:“先生过奖了。阿承,你可知此计可用两军对阵之时,若中郎的大军在,也可从容布置,我等是先锋军,仅带半月粮草,哪里去寻足够粮草引起波才的注意。何况出营劫粮者未必是那波才,一将领足矣。破波才,立头功,非行险计才行。”

“但你说的也有道理,擒贼先擒王,只是应当另寻他法。”

“看来公子已经想到了,可否说来与在下听听,看看我们想到的是否一致。”戏志才心中显然早有定计,只是此计危险之极,不敢轻言说出。

“不若我们背对身子一同写在地上,看看你我是否想到一块去了。”戏志才建议到。

中平元年,六月初,颍川,长社境内。

望着前方一眼看不到头,蔓延十数里的黄巾蛾贼,朱魁直皱眉头。彭脱二千降卒,大部分遣散归农,只留下五百人愿意征战黄巾,他没料到的是忠心闻名的廖化也愿留下,现麾下一千人,外加朱儁支援的二千人,为急先锋行赶长社支援皇甫嵩,其余中军兵马尚在四百里外,

波才的这些黄巾贼号称二十万,但实际上能战之士只有七八万人,由于筹谋已久,起事之初就迅速攻占了豫州数座规模庞大的武库,刀枪、甲胄有好几万副,强弩硬弓也有上万把,仅在装备一项上就不弱于正规军。且对手虽然不如以边军及京都五校士组成的汉军精锐,然其军中皆为父子兄弟、同乡邻人,所谓“父兄歼殪,子弟群起”,真真是杀一人而引众怒,不死不休。

“先生,可有计教我破这波才。”朱魁对一旁的戏志才问道,连日来一直以朋友之礼侍之,事以大小,时常请教与他。

“二十万大军,非奇计不可破之。”戏志才想了想,说:“且公子仅三千兵马,任何计谋在巨大劣势情况下,亦不得成。”

二人分别抽出随身佩剑,在众人注视下,背靠背站齐,用佩剑在地上书写起来。

写好之后,分别转身看向各自地面,立时两人一同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我们先回去。”

朱魁写的是“诈”字,戏志才身下则是“降”字。合则是“诈降!”二字。

回到不远处树林中,朱魁的三千人马就藏身那里。

朱魁微笑以对,心中并未放弃要独领大功的想法,看向王承:“阿承,你可有想法?”

王承毕竟自幼熟读兵书,不同甘宁周泰,两年来,朱魁不止一次强调二人要学问习字,他们却老是抱着竹简睡觉,臭骂不已。

“擒贼擒王,设法除掉波才,二十万大军自然溃败。”王承略多思索说道。

“小兄弟,有何计策引波才出大营。”戏志才眼睛一亮打趣着,心中却有考验的意思。

王承挠了后脑,想了会,回答道:“筹集粮草做诱饵,波才大军二十万人,所耗甚重,定然引兵来抢,到时我们可于四周伏兵,相信凭借骑弩之利,定叫波才来得去不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