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鼓劲,乱明天下一根钉,面人儿,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海平回到京城时,京里的大人物就剩政务院总理孙传庭和军务院副总理陈启立两个人了,其他人这会儿几乎都在山东呢。

山东,现在是土地改革的最前线。

没有人比陈海平更清楚土地改革意味着什么,往轻了说,土改是他的权力稳固与否的基础,如果农村的土改按预期的实现,那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在这三省之地,他的地位稳如泰山,没有人可以挑战一分一毫;往重了说,那这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奠定了繁盛的基础,这就如同在那一世,如果没有伟人成功领导的土地革命,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对土地改革,陈海平不仅慎之又慎,也力求完美,不愿有一点瑕疵。在原本的计划里,是让陈奇瑜在京城附近的怀柔县先搞个试点,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由近及远,由北直隶慢慢推展至山西和山东。

土改完成的时间,原先的预计是两年。

计划变更之后,试点不搞了,新的决定是先在山东全面推开,然后顺次是北直隶和山西。

之所以如此决定,有两个原因。

头一个原因是因为相对而言,毗邻河南和南直隶的山东局势最不稳定,而土改是稳定局势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先在山东搞土改会造成一定的混乱,但相对大局这是小问题,而在山东一旦完成土改,不仅大局底定,更会给南明造成巨大的压力。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移民。归化方面需要大量的移民,而山西正好又土地越来越贫瘠,生存条件日益恶劣,所以从山西移民是最合适的,因而就要把山西放在最后进行土改。

这是千古未有的大变,为了把事情尽可能地做好,也因为这件事繁琐之极,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京里凡是能抽调出来的人都去山东了。

本来,徐光启、成基命和鹿继善等人是不用去的,但“耕者有其田”自古就是徐光启这样的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所以这种事又怎会愿意错过?何况,又经过陈海平的谆谆教诲之后,他们都对“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有了更深的体会,就更是非去不可了。

陈海平告诉他们,“耕者有其田”其实是两句话,但人们从来只敢说头一句,所以“耕者有其田”虽然自古就是读书人最高的理想,但要是说不出下一句,那第一句就绝无实现的可能。

“耕者有其田”的下一句是“不耕者无其田”。

话说出来总是容易的,但要把话变成现实就太难了。“不耕者无其田”绝不是一道政令就能解决的,所以徐光启等人的眼珠子都想绿了,山东自然是非去不可。

――――――

对于权力,对于很多很多的权力,陈海平一向的态度是强迫自己放弃,他绝不做诸葛亮第二。

诸葛亮智慧超人,但却不是个合格的领导者,他管的事情太多也太细了。如果以那一世的观点来看,诸葛亮是有病的,有着某种精神方面的病患。

诸葛亮简直太强了,他是整个西蜀的大脑,还有着无尽的触须控制着西蜀的方方面面,但正因为如此,一旦诸葛亮这个大脑死了,那西蜀也就完了,因为诸葛亮已经把西蜀变成了他自己的躯体。

信制不信人,这是陈海平所致力追求的,所以他必须学会放弃。让追随者放弃一部分思维的能力,这在早期是必须的,但长远而言,这是应该注意避免的。所以,他必须得放弃,他越少把国家变成自己的躯体,那也就意味着他越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江东突击营

齐橙

当绿茶替嫁给纨绔太子后

蕈姑

朕能走到对岸吗

爱吃麻辣猪蹄

诸天寻仙

沉鱼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