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文魁 > 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审案

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审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余官员都是拭汗,生怕殃及池鱼。

而县衙,府衙门前的鼓,百姓称为鸣冤鼓,但其实是堂鼓,有什么急事可以敲,不全然一定鸣冤所用,最后状纸到了正印官这里,他也可以升堂与不升堂,若是状纸知府不合理,告状的老百姓还要抓起来打一顿。

但是千余儒童闹考,林延潮若继续不见,谁知道学子们会干出什么事来?唯有与之对话,先平息民愤,再追究幕后之人。

衙役两班站好齐声高呼:“大老爷升堂了。”

这时候五名身穿玉色宽袖襴衫,头戴四方巾的生员走进了堂内,他们向林延潮作揖行礼。

生员见官可以不跪,此外免刑,不得羁押,这是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厚。但到了明朝后期,生员常常依仗此对抗官府。

上千读书人闹着重考,敲鼓之事,早已是闹到府衙里。

府衙大堂上,林延潮与几名府里官员都坐着。

新任推官初来乍到,有点不知所措,何通判,马通判二人面色冷峻,一言不发。

倒是吴通判与其他几名官吏神色轻松。吴通判连着道:“太不像话了,真太不像话了,这些读书人竟闹考,居然有这等事。”

吴通判话是这么说,但大家都知道他这几句,纯粹是撇清干系。

这五名生员进来后,无数儒童也涌入衙门,一并站在月台下旁听,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告状的生员。

“重考”

“重考”

无数儒童高呼着口号,声浪直逼正坐堂上的林延潮。

此刻左右衙役都是心有余悸,这些儒童闹考,万一失去理智,冲上来砸了公堂,他们是跑还是不跑。

当初这些官员反对田契质押的事,希望官府向士绅妥协,现在好了,捅了篓子,引起千余儒童聚集闹考。

这事一旦传到省里,或者朝廷,那么所有责任必须由林延潮来担。再处理不当,林延潮吃一个挂落最少的,重了就要丢官了。

林延潮将状纸一合,对两名书吏道:“既是如此,升堂就是。”

今日不是府衙放告的日子,就算是击鼓,身为知府的林延潮可以不接状子。

这与皇城前的登闻鼓不同,士子敲响鼓后,值鼓的官员是一定要上告天子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