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普之鹰 > 2132 人在家中坐,俘虏从天上来

2132 人在家中坐,俘虏从天上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了扭转局面,韦唯尔以辞职表达自己的抗议。

大概在韦唯尔看来,凭借北非战役第一阶段期间的表现,韦唯尔已经不可或缺,有资格向英国战争部提条件。

事实上也是这样,尼罗河集团军在前一阶段中的出色表现,充分证明了韦唯尔的能力,韦唯尔有资格获得英国战争部的另眼相看。

结果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英国战争部很痛快的同意韦唯尔的“辞职”,将韦唯尔调往印度,和印度驻军总司令奥金克莱交换职务。

为了维持战线,韦唯尔请求更多支援。

结果补充的部队全部都来自印度,这让韦唯尔愤怒异常。

印度部队是什么成色谁都知道。

北非战役第一阶段,尼罗河集团军之所以能向意属北非推进800公里,主要原因就在于澳大利亚部队的能征善战。

和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澳新联军不同,现在的澳大利亚部队和新西兰部队,成员白人和华人各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劳德·约翰·奥金莱克参与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斗,结果英军惨败,奥金莱克毫无建树。

1935年,奥金莱克晋升为少将,次年出任英印军副参谋长。

欧战爆发后,奥金莱克被调回英国,先后任军长和英国南方军区司令,晋升为中将。

法国停止抵抗后,奥金莱克返回印度,任印度英军总司令。

接替韦唯尔担任北非英军总司令之后,奥金莱克的军衔被提升为上将。

能打仗的部队全部被调走,补充过来的部队都是印度人,韦唯尔因此向伦敦提出,希望能请求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参战。

这个要求被英国战争部果断拒绝。

请求南部非洲人介入?

开什么玩笑,一旦南部非洲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参战,那么战后北非归谁还不好说呢,搞不好还会影响到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苏伊士运河可是英国的生命线。

英国战争部的态度让韦唯尔绝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