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普之鹰 > 2218 古斯塔夫巨炮

2218 古斯塔夫巨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古斯塔夫巨炮”的炮弹重量达到7100公斤,“卡尔”的炮弹重量也达到2200公斤,此外还有超过200个德军炮兵连队协助作战,德国人出动的火炮超过1300门。

四月六号战斗爆发,德军发起了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战。

“古斯塔夫”威力巨大,将俄罗斯人精心布置的一个个堡垒逐一击破,重达7100公斤的穿甲弹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护层击中位于地下30米的弹药库,引起震撼全岛的大爆炸,从而断绝了北部要塞群的弹药供给。

德国航空兵疯狂出动,以每天1000架次的频率向俄罗斯人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

俄罗斯人的生活区遭到毁灭性破坏,部队不得不向中央阵地撤退。

要塞炮的炮塔外型酷似战列舰主炮,由200至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的厚度达到4米左右。

堡垒群地下使用铁路连接,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堡垒的弹药库位于地下30米处,可谓万无一失。

驻扎在克里木半岛的俄罗斯军队,随时可以在黑海周边登陆,严重威胁德军南方战线的威胁。

德国人去年冬天就向克里木半岛发起过一次攻击,当时是以德军的全面失败收场。

现在小胡子决心解除克里木半岛的威胁,曼施坦因上将率领德国第11军,以及罗马尼亚山地部队于四月份向克里木半岛发起第二次进攻。

“古斯塔夫”的发射频率为15分钟,即便如此每天也只能发射14枚炮弹。

射速更快的420毫米“刚玛炮”对要塞周边进行地毯式轰击,1000公斤炮弹将要塞周围的所有道路和铁路网彻底摧毁,“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阵地被完全孤立。

15号,德军向“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发起总攻,在这一次战斗中,德军使用了280毫米火箭炮,将“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阵地上的双联装305毫米要塞炮彻底摧毁。

战争爆发之初,火箭炮对于德军来说还是绝密,德国人并没有火箭炮的相关技术。

德国人的工业能力不是日本人可以比拟的,日本研究雷达用了十几年,几乎毫无寸进,德国在火箭方面却拥有技术储备,冯·布劳恩和他的团队还是很给力的。

有了上一次惨败的经验,这一次曼施坦因有备而来,麾下不仅有德国航空兵的支持,同时还调集了强大的炮兵部队。

为了攻破“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曼施坦因调来了三门巨炮,分别是口径为420毫米的固定式臼炮“刚玛设备”、口径为610毫米的自行臼炮“卡尔设备”、以及口径达到800毫米的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巨炮”。

420毫米和610毫米还可以理解,800毫米已经超出一般人对于火炮的理解范畴。

“古斯塔夫巨炮”的重量超过1344吨,光安装它就用了25火车车皮的器材和2000个劳动力,用了42天的时间才安装完成。

这门炮真的是前无古人,整门炮有4层楼高、20英尺宽、140英尺长,炮弹的长度达到4.6米,射程48公里,需要500人密切配合才能操作它。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