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北宋当明君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县学的花费有点大

第四百二十九章 县学的花费有点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去!”

“召集文武百官,明日去巩义皇陵扫墓。每个人都要去,愿意带上孩子的也可以。对了,让谌儿、宇文重、岳云他们一起去。”赵桓极为沉重的说道。

“官家。这是不是不妥?”李纲同样忧心忡忡的说道。

赵桓摇头,今年去皇陵扫墓,和以前去扫墓的踏青完全不同。

因为大宋巩义皇陵群,已经被金人砸的一塌糊涂,地上地下,无一处完整。

太难了,现在赵桓推行一个县学就极为的困难,而且这个县学、府学和太学是一项基本国策,其支出消耗太大了。

赵桓和李纲沉默了许久,绝对公平是他们这对君臣的追求,但是现实就是现实。

如果真的为了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政令,在大宋执行下去,那并不是仁政,而是暴政,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吧,李太宰,将民间的私塾还有书院,都纳入国子监的管理中,统一授课吧。府学和太学,由官府督办,任何官考都必须是府学和太学学子。”

“府学和太学在招生之时,可以向官办县学和私塾,书院招生。”赵桓最后说道。

也就是说,赵桓的祖坟,大宋的祖坟,已经给金人刨了。

皇陵群不仅仅埋葬着大宋的皇帝,还有历代的文臣武将。配享太庙可不仅仅是祭祀,还有相关的规格下葬。

:。:

李纲点头,现在也唯有如此了。

“官家,民间行径和官方行径一致,便于管理倒是好事。臣倒是认为民间私塾存在也不是坏事。一旦某一地方县学败坏了,百姓的孩子也有上学的地方。”

“也能够通过商税,了解到哪里出了问题,方便稽查。”

“还有明日去皇陵祭祀的事,官家今年咱们还去吗?怎么安排?”李纲问道。

大宋皇陵,每年皇帝都会拉着朝臣们去祭祖,以彰显所谓的祖宗之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