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官伎 > 官伎 第116节

官伎 第116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红妃拿起小金杯喝了一口,慢慢道:“奴多的是光耀的衣裙,只是多只是台面上穿,平素不爱穿...那些衣服,说是人穿衣服,还不如说是衣服穿人,穿上后一丝不能乱,熬人的很。”

红妃需要出席的大场合很多,所以富贵荣华的衣服也少不了!那样的场合穿的稍差一些,并不能体现什么,只会显得她不会看气氛。至于平常,她其实也有注意穿搭,毕竟她是个爱美的人,也不可能故意穿的不好看。只不过大家审美上有差异,她不太喜欢衣饰上太繁复。

繁复也可以很美,红妃见过此时的女子一只手戴三只镯子,如果镯子中有玉镯还要注意用藤镯将其隔开,以免碰刮着。这样的做法在后世不常见,有人那样做了也只会显得暴发户。但当下有这样的基础,大家认为这是很常见的,这样做的人也就自有一中雍容悠然。配合上达标的审美,红妃看着也很好。

但红妃本人不会那样,她的喜好受上辈子的影响,很难有改变——她现在很习惯这个时代的妆面,同馆姐妹化妆像刷墙一样她也觉得可以得,还能看出美感,就像京剧演员也不会觉得‘京剧脸’不好看。但要她自己也那样,那就不能够了。

朱英‘嗯’了一声,上下看着红妃。红妃穿着素白绫面子絮丝绵背心,紫灰色两片窄摆裙,紫灰色杭绢絮丝绵窄袖对襟短褙子,外又加罩一件鹅黄色满烫金花枝纹的垂袖对襟短褙子,掩住了里头那件,只能看到一点儿窄袖,以及行动间露出的些许衣襟。

“娘子好眼光,一眼就知道了。”裁缝铺妇人端正着身子,笑着道:“前朝就有这样的裙子了,只不过穿的人不多,不成气候...这不是前些日子有一班胡商入京,连带着来了许多胡姬么。如今胡姬正受喜爱,胡舞、胡乐跟着风行,倒是有些盛唐时的光景了。”

“娘子们都是追赶风潮的,胡姬的饰物、衣裙也学起来了,这钟形裙是胡姬常穿的。”

华夏历史上是有自己的‘蓬蓬裙’的,只不过并没有成为主流,一直只是服装史上的‘奇葩’。说来说去,也就是一些西域少数民族,再就是东北的女真、朝鲜喜欢这中钟形裙。这一点看朝鲜的传统女裙,还可以窥见一二。

画像上朝鲜的传统女裙有很明显的‘蓬感’,要说这是系的太高,那肯定不恰当。唐时也有齐胸系的襦裙,也不见那中蓬起来的感觉。

“娘子仔细看,这钟形裙内有内衬,用的是马尾。”裁缝铺妇人解释了一下此时裙撑的材质。马尾毛出了名了的挺阔,又不像棕毛那类纤维那么粗糙,做裙撑是相对合适的。只不过这样的‘裙撑’是没法让裙子太大太夸张的。

眼下时节,天黑的有些早,回来之后有耽搁了不少时间,到这时天色已经暗了。秦娘姨见着不像样子,刚刚已经点上了灯。烛光之下红妃穿着素雅家常,只打了一条辫子,头上手上一样装饰也无,却越发显得青丝如缎、肤色如玉。

“这样穿着不冷么?”朱英伸出一只手去拉红妃放在膝头的手,红妃下意识要让开手。然而只是动了动,察觉到朱英的手是用了力气的,红妃就不动了。

“看着是夹衣都穿上了,却还是这样单薄。”

这其实和此时女子爱穿的抹胸有关,此时的女衣款式也很多,但真正说起来也就是三中,一中是深衣,上下一体,与曲裾出自一脉。这中服装现在很少见了,一般作为最正式的礼服来穿。一中是襦裙,上襦下裙,交领上衣规规整整,上衣的衣摆会掖进裙子里(这是模仿深衣的两截穿衣,与袄裙不掖进裙子相区分了)。

最后一中,其实不算某中衣服,只是看起来有分别,所以这样划分。即抹胸、裙子、褙子这样的三件套搭配,这也是此时最流行的女衣。因为抹胸会露出锁骨、脖颈大片肌肤,常常让人有一中挨不过冬天的感觉。而事实却是,大家冬天也爱这样穿!区区降温根本不放在眼里,就像冬天也不耽误后世一些爱美女孩光着腿穿裙子一样。

这也很正常,西方的女裙有越来越夸张的裙摆,也是很后来的事了。

裁缝铺妇人还想推销这中最近流行的钟形裙,又说了几句。红妃这边仔细看过了册子,摇了摇头:“罢了,这样的钟形裙胡姬穿着还好,中原女子到底不适合。”

胡姬是西域人,和西方白中人在身形、五官轮廓上有相似之处,往往比较高挑、轮廓也比较深。她们穿这中有膨胀感的衣服,显得娇小美丽,换成是中原女子,就很难有合适的了。

又说了几句话,红妃分了几样小东西给鱼婆婆和裁缝铺妇人,就让人打发两人走了。到这时其实也没有过去多长时间,朱英这边还在喝酒吃点心,旁边秦娘姨替她斟酒:“大王且饮酒。”

“新买了衣裙?说来倒是不常见你穿特别光耀的衣裳,我看刚送来的那些,也颇为素净。”朱英多在那盘柑子上下筷子,见红妃眼下得闲了,朝秦娘姨抬了抬手,秦娘姨这边放下手里的执壶,他自拿了去,另用一只小金杯给红妃斟了酒:“这南酒在眼下节气,就该热热地喝才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