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说话算话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说话算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且因为盘踞银矿极多,两次下诏大赦,叶宗留战亡,他的部将陶得二、叶希八继续负隅抵抗,不尊君命。

陈懋一共派三次使者让其归降,陶得二拒不投降,最后一次杀掉了大明劝降的使者,陈懋大怒,进兵围剿,最终将陶得二和叶希八尽数俘获。

邓茂七是杀弓兵起事,带领百姓反对福建布政使宋彰大肆利用冬牲,搜刮民脂民膏。

而且邓茂七的起事,还有蒋福成带着炉丁(铁匠)加入义军,建阳附近也有很多文人,投效义军。

邓茂七的起义规模极大,近百万兵马,还有工匠随行,号称铲平王,铲平天下一切事。

宋彰已经被明正典刑,包括要保住宋彰的驸马都尉赵辉,也一并被赐死了。

又有陛下两次大赦,农庄法恢复生产,义勇团练开始消灭盘踞在山中的土匪山贼,福建的局势逐渐稳固了下来。

在四武、四勇团营归队的时候,李宾言押解山东、福建粮饷,赶着三月的尾巴来到了京师。

李宾言还要去胶州,这次回京是为了大计叙职。

此一去便是一年,京师依旧是那个京师,只是方方正正的京师,变成了奇形怪状,多出了许多菱凸的位置,一些炮台在其中安置。

户部度支部大使王祜带着人点检了这押解粮草,山东共计二百万石米粱正赋入库,另外有倭银二十万两入太仓,二十万两入内帑。

这些银两都是金花银,是密州市舶司这一年来的收益,这些银两会在兵仗局变成银币,最后朝廷扑买营建,将银币撒到大明境内。

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也在景泰元年初,选择了下山投降。

而后邓伯孙以铲平王为号,安抚百姓,训练义勇,一直等到福建局势彻底安稳,才离开了福建,选择进京伏法。

邓伯孙的确是人犯,但是他投降之后,做了两年的福建义勇团练总教头,才被押解入京。

宁阳侯陈懋,利用邓伯孙的铲平王的旗号,安抚劝降那些山里的流民,效果极好。

而造反的另外一股重要的力量是叶宗留,叶宗留和邓茂七又有所不同,他是因为私自设立银矿,偷开坑穴、私煎银矿,最后起兵造反。

而福建则是两百五十万石米,还有二十七万两的金花银入库,这部分并非税赋,而是运到朝廷,换取银币支撑福建民生所用。

算上船队,此次太仓内帑,共计支付四十七万银币。

福建的银子是福建本地产的,并非海银,福建是大明的银矿最多的地方。

此次入京的还有近百名人犯。

分别是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共计四十二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