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四十一章 极其廉价的烹饪油,朕就是亡国之君,吾谁与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九江府的时候,江西巡抚姚龙就时常抱怨,说江西的百姓都跑到了福建,朕今日刚入蒲城,就看到沿路春耕,着实是让朕欣慰。”
正统十四年的福建已经被群雄蜂起给打的稀巴烂,十年之后的今天,则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朱祁玉是个俗人,他就喜欢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样子,看着就心里舒坦。
这让朱祁玉看福建地方官员都顺眼了几分,肯定了他们在这十年的时间里的成果。
姚龙是从福建巡抚平调到了江西巡抚,在福建的时候,姚龙天天想方设法的挖江西的墙角,等到到了江西,姚龙又变成了想方设法的阻止福建挖墙角,也算是趣闻一件。
从浙江到了福建,朱祁玉就感觉到了大不同。
“承蒙陛下天恩浩荡,臣等蒙陛下不弃圣恩,方有微末之功,臣等不敢居功。”滕昭这刚站起来又要跪,但是看陈镒的脸色,最后没有跪下,俯首说道。
陈镒挂的是左都御史,也就是都察院总宪的京官衔儿,巡抚鸡笼岛和琉球三府,主持澎湖市舶司的筹备经营之事,是朱祁玉的肱骨之臣。
这个当年在张秋、靖安河套治水的老臣,苍老了许多。
陈镒了解陛下,除了一些绕不开的礼仪,陛下并不喜欢朝臣们动不动就磕头谢恩谢罪,在陛下眼里,那是无能和推脱责任的表现。
陈镒比滕昭知道的更多一些,比如他知道陛下有块参政议政的通政司七品官的信牌,他知道陛下喜欢体察民情,但时至今日,陈镒依旧不知道,陛下用的什么评判标准去判断民生好坏。
朱祁玉的判断标准非常简单,他的标准,就是孩子。
如果他到了一个地方,能看到许多的孩子,就表示这个地方的百姓有奔头,能婚配,能生孩子;
如果这些孩子不是面如菜色,眼睛里有些灵气对什么都很好奇,那代表勉强能吃得饱;
若是这些孩子还有双鞋,那不得了,那朱祁玉必然要肯定地方官吏为官一方,做的很不错,要好好褒奖一番。
朱祁玉从浙江入福建,第一感觉就是孩子变多了。
田间地头的孩子们,在帮父母干农活或者嬉闹玩耍,父亲或者母亲的背上还背着一个娃娃。
而且这些孩子看到了大驾玉辂,都是三五成群的指指点点,大呼小叫,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孩子,脚丫子上都有鞋。
朱祁玉下了车自然是满面春风,夸福建地方官吏,做的不错。
“上上一个福建左布政叫宋彰来着,还是宁阳侯监斩?”朱祁玉看着陈懋笑着问道。
陈懋自然想起了当初监斩宋彰的场景,宋彰搞出了冬牲,激化了福建的人地矛盾,拿走了百姓的最后一口粮食,百姓才揭竿而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