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174章 江淮烽火

五代十国往事 第174章 江淮烽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如果按照以往的翻译,那就成了赤裸裸地威胁恐吓,“你好好忠于我,你就无忧了,否则……你就该好好掂量掂量了。”

按照杨行密的一贯作风,他肯定不会在此时此刻为难、吓唬尚公乃,而更应该是对尚公乃表示敬佩和欣赏,哪怕只是作秀。

十国春秋为我的分析提供了文献支持。“尔能事杨叟如冯公,吾无忧矣。”

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即便是资治通鉴这样的“权威”,也有不屑和松懈的时候,特别是在小人物、小事件上。本书亦不敢说挖掘到了所有的以往被忽略的细节,能力有限,尽力而为吧,因为这就是本书的卖点。

当然,就事论事,资治通鉴此处省略了“吾”,不是笔误,更不是错误,而是习惯性语法。

杨行密身穿便装,没有穿戴盔甲,也没有佩戴武器,乘坐一只小艇,亲自登船迎接,随身只带了十几名卫士。

双方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杨行密任命冯弘铎做淮南节度副使,赏赐豪宅,金银财宝无计其数。

先前,冯弘铎的部将尚公乃奉命晋见杨行密,要求割让润州,遭杨行密拒绝。尚公乃威胁道:“我们的无敌舰队会帮你改变态度的!”如今,杨行密笑问尚公乃,“你还记不记得当年索取润州的事?”

尚公乃面无惧色,说道:“各为其主,只恨当时没有成功罢了将吏各为其主,但恨无成耳。”

杨行密任命李神福为昇州刺史,终于恩威并济,拔掉了冯弘铎这根刺。

五代十国往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杨行密会心的笑了,说:“您要是能像忠于冯大帅那样,忠于我杨老头,那就再好不过了!”

关于杨行密这句话的记载,资治通鉴原文是“尔事杨叟如冯公,无忧矣”,不少学者,其中不乏权威、着名学者,在翻译的时候,惯性地认为“无忧矣”的主语仍是“尔”,翻译过来的大意就是杨行密对尚公乃说,你只要忠于我,你就可以无忧了。

这么翻译有些草率不严谨,严重失实,很不负责任,误导了不少读者。

我个人认为,“无忧矣”的主语应该是被省略了的“我”。应该直译作:如果你能像事冯公那样事我,那么我就没什么忧虑了。

杨行密这么一说,就等于把尚公乃捧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就好比刘备夸诸葛亮、曹操夸郭嘉那样,“我得某某,天下我有。”这么一个意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