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神游 > 124回 有名万物母,抱玄结胎衣 下

124回 有名万物母,抱玄结胎衣 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知道了,你问吧。”

风君子示意我在桥头坐下,然而他却盘腿飘浮在另一侧桥头的半空中。他在空中面对着我作高深莫测状,开口问道:“一个老问题开头,四门十二重楼为什么要分四门?”

“这我知道。这种道丹境界就像盘旋而上,每过三重楼,就又回到一个更高的起点。口诀心法看起来类似,但境界不同了。”

风君子:“第一门与第二门入门时有何类似?”

“第一门从‘内照’开始。在此之前凡人之眼只能看见周身之外的一切,却看不见自身的生机流转。入第一门,可以向内看我,这是一种全新的眼界。第二门从‘灵丹’开始,丹成之后万物不同,混沌中开出一窍,体内现自在之身心。”

电影《木棉袈裟》的历史背景是明代,然而讲述的却是发生在唐代的一个传奇故事。这个故事围绕着佛教传奇之物木棉袈裟展开——

据说迦叶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之后,释迦牟尼将正法眼藏传于迦叶,同时传了木棉袈裟,这就是禅宗的由来。禅宗在印度传了二十八代到了达摩祖师手中。梁武帝时达摩西来渡江北上到了嵩山少林寺,开创了中土禅宗一脉。木棉袈裟与禅宗衣钵传到五祖弘忍之时,弘忍却没有把它传给弟子中名望最高的神秀,而是传给了口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慧能。

弘忍传袈裟时嘱咐慧能:“惟传本体、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莫传、今后佛法、由汝大行。速速渡江南逃,免遭同门所害。”果如弘忍所料,慧能身怀袈裟遭到了一路追杀,他也一路点化多人。多年后慧能在南方开坛**,开创了禅宗“顿悟”一途,世人称之为六祖。中华禅,实从六祖发端。

武则天时,弘忍的另一个弟子神秀入宫受供奉。神秀向武则天推荐了慧能,其用意是想借帝王家之手取回木棉袈裟。慧能没有入宫,却干脆将木棉袈裟交给了武则天供养。从此之后木棉袈裟落入武则天之手,下落不明。后代典籍中虽多有猜测,但谁也不敢肯定木棉袈裟真正流落到何处。

关于木棉袈裟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神秀派同门慧明去追杀慧能取回袈裟。慧明追上了慧能,慧能将袈裟放到草丛中让他去取,慧明却拿不起来。据说禅宗信衣木棉袈裟有天龙八部护持,不是凡人能取。后来慧明不取衣而问法,慧能传禅宗心法于他,他三年后也悟道。没想到这一件神奇的佛门宝物居然藏在九林禅院的一个蒲团中,而这个蒲团让风君子给偷了出来,一直让我坐在上面修行。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风君子点点头又问:“那么入第三门时为何要历真空天劫?”

如果换一个人听说了这件事,一定会忍不住将蒲团拆开看看里面究竟有没有木棉袈裟?如果有,是什么样子?但是我没那么做,蒲团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能随意损坏。我只是将蒲团从状元桥下拿到了菁芜洞天。心里想:将来这东西还是要还给九林禅院的,我只是用用而已。禅宗衣钵我不感兴趣,但此物对修行有利,我就暂借其用。

由于子夜要阴神出游,我就不能留在菁芜洞天,仍然到绿雪茗间的后室过夜。定坐中阴神出游,早早的就来到状元桥。等了半天,才看见风君子晃晃悠悠的飞过来。不是他来迟了,而是我早到了半小时。

“石野,你来早了。心里很急是不是?传法,疏懒不得,习法,急躁不得。……今天,你的耳朵带来了吗?”风君子不紧不慢的问我。

“废话,耳朵跟我一起的!”

风君子:“不是听,而是声闻成就。此心法异常之深奥,不是简单的言语可传。古来丹书到此,门外人就无法看懂了。今天,你我还是一问一答,问答明白之后再传心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