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冒险(加更了!求月票!),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的命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整个计划全部是建立通过详细的资料,对国内外时局的进行推测得出,制定这份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使西北和未来的中国,据此谋得最大的利益,当然,我们并不可能依赖这份计划。”

对于蔡锷的问题司马并没有直接回答,也无法回答,总不能直接告诉蔡锷说这些计划是自己花费数百万元巨资,在九十五年之后的时代聘请国内外的那些国际关系专家、经济专家、军事专家们,参考了国内外的史料,用了半年的时间弄的一个计划。

“按照这份计划上所说,西北军会在不久之外入关?直会出现计划中提到的那个时机吗?”

虽然对于整个计划很是好奇,但是司马既然告诉自己只能看一部分,所以蔡锷还是在看完了那几十页之后,就放下了这份所谓的计划简纲,虽然在蔡锷看来这份计划简纲已经很是详细。

不过蔡锷对计划中提到的不久之后西北军就会入关的决定,感觉很是意外,虽然在计划之中提到西北军会利用一个恰当的时机和理由,入关角逐中原,但是蔡锷依然不相信计划中提到了那个时机。

虽然不得不承认那份计划把一切把握的再合适不过,甚至于蔡锷也从末接触过内容涉及如此之广的计划,但是蔡锷依然对这份计划中提到的太多东西,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必竟这份计划太过于骇人,给蔡锷一种以人算天的感觉。

“时机?我相信这份计划中的大多数推断。再则,不要忘记一点调查部一直以来都是西北第二柄利剑,有了这柄利剑,即便是没有机会,调查部都可以给我们创造合适的机会和理由。”

推断?这不过是一个托辞而已,司马可是知道这个所谓的推断实际上就是历史,而这份计划就是在建立在历史事件上的详细推演。即便是一些历史的分枝因为西北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但是历史的主枝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而这正是这份由后世制定的计划的根本。

“呵呵!我忘记你的手中还有四石和他的调查部,在中国这的确是一个强大的实力存在,现在辽南的一些事件,应该有调查部的影子吧!估计奉天的那位张督军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给你提供一个借口吧!”

听到司马说利用调查部创造借口和时机,蔡锷才想起来,在西北的手中并不是只有西北民团,西北民团是西北的明剑,被人们所忽视的调查部,有时候却发挥着难以想像的作用,至少一直以来调查部的影子总是伴随着西北。

蔡锷之所以提到辽南,是因为现在西北实业报成天在报道辽南的抗捐事件,还有官民对抗之事,隐隐有一种炒作之意。

但是在西北对这件事如此关注的同时,司马却把热辽交界地区的一个步兵团撤到了承德,这一切显然有些不合常理。现在联系到司马提到的用调查部制造借口和时机,蔡锷明白这是司马要对辽南下手的前奏了。

“呵呵!那得看张作霖可给我们那个借口了,我的造船和码头可都在那地方,现在大量的民工开始齐集张家口、承德一线,张葫铁路也即将动工,但是那地方现在是张作霖的,我可没有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别人的篮子里的习惯,所以总得制造一些借口把这地方拿过吧!”

对于蔡锷的问题,司马是直接开口回答到,并没有一点要隐瞒的意思,没有机会那就创造机会,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在后世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句话,自然司马就不会坐等别人把机会送上门。

“你在等张作霖给你什么借口?派兵镇压那些抗捐、抗税的老百姓吗?这么作的话,你和那些督军军阀们有什么区别!”

看着眼前的一脸平静的司马,蔡锷开口问到,蔡锷知道国内的那些地方的督军们是怎么对付抗捐、抗税的百姓,对司马用这么平淡的口气来形容他所创造的这样的机会,到是有些不喜。

依靠老百姓的流血,来创造机会,蔡锷有些不能接受,更何况是调查部挑动着这一切,挑动着老百姓,可以说西北和调查部才是那一切的元凶。而这也是蔡锷如此质问司马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