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影视世界的见证者 > 第二十一章作品

第二十一章作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主角疯狂而又绅士,理想而又矛盾,设计得很复杂,甚至佩顿融合了一些“小丑”的元素。

不过他依旧义无反顾,毕竟只有这样,他才能弯道超车,与那些传统的本格侦探作品的知名作家竞争。

不过,得了埃德加·爱伦·坡奖,佩顿也顺利加入了联邦推理作家协会,算得上是嫡系。

之后,佩顿也借花献佛,开始写一部本格侦探小说,向传统的推理界靠拢。

《死亡笔记》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讲述凶手按照各种意外死亡的方式来杀人的故事。

关于死亡者的名单,凶手早就用笔记的方式寄给了警察,杀人之前,将名单告诉警察,充满了挑衅。

至于普利策小说奖,他只是得到了提名,没能获奖。

这还是出版商全力公关的结果,否则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给一个七岁的孩子提名的。

注意!他们代表的可是联邦文学界的正统!

倒是埃德加·爱伦·坡奖虽然是联邦推理作家协会站台的正统奖项,但是成立时间不长,1946年正式成立,缺少知名度。

于是也乐意借助“天才推理作家”的光环来炒作知名度。

只是,警察即便是知道接下来的死者,却抓不住凶手,每一个死者单单看死因都像是意外死亡。

这部小说,佩顿选择了炫技,死亡的九个人,九种离奇的死法,九种莫名其妙,看似都是自然死亡。

最后的设定,凶手乃是一个侦探,一个在现实生活之中炫技的侦探。

最后侦探自杀,留下了记录他杀人方式的笔记——死亡笔记。

这里佩顿的灵感来源于“死神来了”“楚留香传奇”

同在通俗领域,推理作家协会很乐意看着一位天才推理作家崛起。

当然,《恶魔人格》虽然获得了诸多的好评,但是传统的侦探读者实际上有些不太接受将之定义成侦探作品。

佩顿获得了埃德加·爱伦·坡奖最佳处女作奖之后,这种声音也没有消失。

现在依旧是传统本格侦探作品大行于世的时候,《恶魔人格》虽然有推理的元素,但是没有侦探啊!

对于这一点,佩顿早有预料,他当初写的时候,就有了预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