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血色战旗 > 第六百九十一章 博弈

第六百九十一章 博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盛产大豆、高粱、玉米、小麦。其中大豆产量占当时世界产量6

至此,为时43天的重庆最高级谈判落下了帷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是走向国内和平,还是走向内战,是建立一个新型的〖民〗主国家,还是重走蒋介石专制主义制度的老路,这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

在这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大决战中,东北地区以其优越的经济条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突出的军事、政治价值,成为美。苏两国十分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和国共两党极力争夺的战略区域。

如果国民党占领这一地区,那它就能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同华东、华中相配合,南北夹击中共及其解放区。反之,如果中共控制东北,就可以形成背靠苏、蒙、朝的战略基地,根本改变长期以来被国民党四面包围的状态。

东北,包括现在的辽宁。告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河北省承德地区总面积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口,2名,人口3800余万。这里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是〖中〗国现代化较早启动、现代化工业较早建立和较为发达的地区。

据说国民党中常委会在讨论该问题时,争论甚烈,后经邵力子解释”说签发公报是蒋总裁的旨意,这才得以通过。公报的名称也作了变动。

10月10日下午,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代表王世杰、邵力子、张治中,在桂国客厅正式签署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签字仪式结束后,邵力子深有感触地说:,“此次商谈得以初步完成。多有赖于毛先生之不辞辛劳。”当时正在桂园二楼的毛泽东遂从楼上走下来与在场者“一握手,以示祝贺。蒋介石没有出席签字仪式,而是于当日下午4时赶到桂园回访毛泽东的。晤谈10分钟后,偕乘车参加双十节迎外鸡尾酒会。至此,〖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和平央献诞生了。由于这一天正好是双十节《国民党政府的国庆节》,所以这一历史性的文件又被称为《双十协定》。

值得一提的是《会谈纪要》的措辞,尤其是第一条更耐人寻味。

在谈到该条时,文字是这样表述的:,“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胜利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这种表面上将,“和平、〖民〗主。团结”和,“政治〖民〗主化”分别与,“统一”和“军队国家化”并列相提的表述方式”既回避了双方先前关于谁先谁后的争论,同时又在事实上坚持了中共方面的主张,因为把,“和平、〖民〗主、团结”和,“政治〖民〗主化”放在最前面,无形中使之在程序上分别变成了,“统一”一和,“军队国家化”的前提。其措辞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绝。

周恩来谈判艺术之炉火纯青,着实令人叹服。

东北物产十分丰富,在大山和黑土之下,闪耀着各种瑰丽色彩的数十种矿藏,其储量之丰富有的是〖中〗国之最,有的为世界之首。据1

口44年矿产储量调查统计,当时的东北拥有铁38亿吨,煤228亿吨,铜132万吨,稽、锌川3万吨。据1943年统计,煤产量2532万吨占全国煤产量的49,5%:安全发电能力107万千瓦,占全国的78,2又:水泥产量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

6%。这在旧〖中〗国工业中是个不小的数字。

东北是全国主要产粮区,清一色黑钙土的松辽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产地。

在关东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可耕地面积3273万余公顷,年产将近2000万吨粮谷。

毛泽东原准备在《会谈纪要)签署前返回延安的。为此”张治中于10月8日在军委会礼堂为毛泽东举行了盛大的欢送晚会。但是,蒋介石又插了一手,一定要毛泽东过完双十节再走。毛泽东因盛情难却”又在重庆住了两日。

10月10日晚,毛泽东由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到山洞林园向蒋介石辞行、话别并长谈。蒋介石再n次邀请毛泽东下榻于林国官毕。

10月川日晨,毛、蒋作了最后一次长谈。蒋介石明确表示,在解放昼的问题上他不再让步。毛泽东则告诉蒋介石,他返回延安以后,周思来、王若飞将留在重庆,与国民党方面继续商谈,努力解决《双十协定》未能解决的问题。

是日上午口时左右,一毛泽东同蒋介石最后一次握手、道别后,即乘车离开山洞林园,赴九龙坡机场。陈诚代表蒋介石到机场送行。

毛泽东与送行国共两党及各界人士握手告别,并与陈诚、张治中、陶行知夫妇在机场留影。毛泽东还与在桂园服务的国民党宪兵握手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登机前,毛泽东指出:〖中〗国问题是可以乐观的,困难是有的,但是可以克服的。9时45分,毛泽东偕王若飞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专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