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好孩子 > 第三百零一章 适得其反

第三百零一章 适得其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郭图和辛毗当然也跳了出来,郭图劝道:“公与先生与季珪先生的话虽然也有道理,但是借助外人之力灭曹勤王,即便顺利得手,却难免招来闲言碎语,说我军空有四州之兵,也只能是靠其他诸侯帮忙才能擒杀国贼曹操,此外还必须遵守信诺割让土地城池,吃亏太大,不如我军独力破曹,不仅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曹贼的土地城池。”

“主公,臣下认为绝不能给曹贼半点喘息之机。”辛毗也振振有辞的说道:“我军仓亭大胜,曹贼队伍已然是心惊胆裂,接连放弃多处重镇隘口,足以证明曹贼队伍上下已然无心再战,我军此进兵破曹极易,倘若迁延岁月,空耗时日,曹贼重整队伍重振士气,我军再想一战破曹,势必难矣。”

“曹贼队伍已然无心再战?”

沮授眉毛一扬,正要拿濮阳苦战反驳辛毗的胡说八道时,那边袁尚公子却也跳了出来,向大袁三公单膝跪下说道:“父亲,孩儿认为应该立即进兵许昌,此刻出兵破曹,既可速胜,又可大振我袁氏声威,倘若驻军观望,不仅将错失战机,天下人也必然讥笑我军胆怯,不敢与曹贼做生死决战,于父亲声名大为不利。且我军兵多,又无法就地取粮自给,全靠冀州后方供给粮草,开支太过浩大,对耗下去,我军即便取胜,也难免无谓损失过大,不利于父亲将来的一统天下。”

“尚儿此言,正合我意。”

不管伤亡有多大,拿下濮阳城并全歼城中守军后,袁绍军终于还是打通了与冀州后方的直接联系,使得冀州后方的粮草军需可以源源不绝的安全送抵前线供应,所以大袁三公倒也没有因为在濮阳大战中总共阵亡上万士卒而大发雷霆,还很是高兴的重赏率先杀入城内的长子袁谭,袁谭公子也终于在军功方面追上了死对头三弟袁尚,大为风光了一把,郭图与辛毗等大公子党欢呼雀跃,袁尚公子一党垂头丧气,惟有沮授与崔琰等人忧心忡忡,担心将来的官渡大战更加难打。

沮授和崔琰明显就是白担心了,因为濮阳城破的消息传到了官渡后,曹老大痛哭夏侯惇与刘延之余,立即下令放弃官渡这座易守难攻的总隘口,率领所有的官渡守军撤往许昌,拱手交出了官渡天险。消息传到袁绍军中,原本还有些担心官渡难下的大袁三公大喜过望,狂笑曹阿瞒已经胆怯之后,又马上派出了次子袁熙赶赴官渡,抢占了曹军留下的官渡营地,拿下了这个进兵许昌的咽喉要地。

战事到了这一步,袁绍军的胜败与否实际上已经在大袁三公的一念之间,想要稳扎稳打耗死曹老大已经是易如反掌,然而被曹老大和贾老毒物共同料定的是,大袁三公根本不想采取见效缓慢的消耗战术,一心只想速战速决,给已经无路可退的曹老大致命一击。所以刚一确认了袁熙顺利拿下官渡大营,大袁三公又马上召集文武重臣齐到大帐当众宣布喜讯,并决定立即进兵许昌,一战灭曹!

得知曹军已然弃守官渡,退回了地势开阔的许昌一带苟延残喘,队伍里骑兵众多的袁绍军文武自然是大喜过望,大都赞同立即进兵许昌发起决占,还有不少猛将喊出了一战必擒曹贼的中听口号。不过关键时刻,袁绍军队伍里也还有一些明白人,至少崔琰就首先站了出来,向大袁三公拱手说道:“主公,臣下认为不必急于进兵许昌,只需请二公子扼守官渡,不出数月,曹贼便可自破。”

“曹贼会自破?此言何意?”大袁三公疑惑问道。

大袁三公对袁尚公子的宠爱那是人所共知的,听到最疼爱的儿子也这么说,大袁三公鼓掌叫好之余,也准备当场拍板进兵。而沮授也忍无可忍的再度开口说道:“二位公子可以休矣,我军兵多粮足,只利缓战,曹贼却退至许昌,已然无路可退,全军上下必然奋力死战,此时出兵与曹贼交战,破曹易如反掌?简直笑话!”

崔琰拱手答道:“禀主公,我军细作早有探报,那曹贼仓亭惨败之后,接连下令抽调陈留、汝南、关中与司隶等地军队急赴许昌集结,妄图孤注一掷与我军做殊死一搏。然而曹贼此举虽然又凑起了数万战力不等的军队,却无法继续有力控制地方,也无力再抵挡西凉马腾挺进关中,荆州刘表反攻南阳。”

“既如此,主公大可反过来扼守官渡,使曹贼无力与我军展开决战,也不敢分散军队重回驻地镇守地方。如此一来,不出三月,黄巾余党多如牛毛的豫州腹地必然动乱四起,西凉马腾也必然进兵关中,还有冀州刘备、新野刘备与酂县张绣等辈,也必然乘机发起反击,收复他们被曹贼强占而去的南阳北部,届时曹贼纵有三头六臂,通天彻地之能。也必然难以招架,我军不需出动一兵一卒,便可使曹贼不战自破!”

“主公明鉴,崔季珪此言大善。”沮授也站出来说道:“灭曹之战,我军已然是稳操胜算。如何灭曹已经只是时间与方式不同而已。臣下建议,主公不妨一边扼守官渡使曹贼无法北上,一边派出使者联络刘表、马腾、刘备与张绣等人,许以城池土地以及破曹之后的朝廷官职,令他们出兵攻曹,再派人联络徐州军队,令徐州军队出兵沿泗水西进。攻打济阴、陈留,如此一来,不出数月,我军破手便是易如反掌。”

尝过仓亭坚守耗死曹老大的甜头。这会又听了沮授和崔琰的建议,大袁三公多少还是有一些动心,但这么一来,正急于在战功上反超死对头三弟的袁谭公子不干了。马上就跳了出来拱手说道:“父亲,孩儿认为不必如此浪费时间。许昌不比官渡和濮阳,周边地势开阔易攻难守,又正适合我军铁骑一展所长,与曹贼决战于许昌对我军万分有利,破曹易如反掌,又何必浪费时日?浪费无数军需粮草?”

“大公子所言极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