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狼烟晚明 > 二百一十一章 磨牙

二百一十一章 磨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篇知识点: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与长官司。

共同点:除安抚司(有些安抚司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属于流官)外余者都是大明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都是土官世袭、都有佐贰官(汉族副职,流官)“协助工作”(好吧,监督)、正职因为有将兵权,都由兵部任命,其佐贰官属于文官,则由吏部推举会同兵部共同任命。

区别:

宣慰司的长官叫宣慰使、宣抚司的叫宣抚使、安抚司的叫安抚使、长官司的直接叫长官。

宣慰使官秩从三品(高于知府的正四品)、宣抚使是从四品、安抚使从五品、长官正六品。

于是跟着军使便来了遵义。

等到遵义见了张芳,黄参将也傻眼了:朝廷的命令中自己的名字也赫然其上——敢情兵部的大人们早就料到这二位会结伴儿而行!

厉害啊!不服不行。

四月份到不了贵阳便杀头,那只好听天由命地走一步看一步了。张、黄二将当然不敢再走养龙坑那条路,于是先是向东到瓮水,再经过草塘、黄平、平越、龙里,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接近了贵阳。

行军的路程远了一倍多,花费的时间更多了两倍不止,安邦彦知不知道他们过来呢?

官阶虽不同,但彼此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属于互不统属。以宣慰使与宣抚使为例,行政层面的上级都是承宣布政使、军事层面的上级,宣慰使是都指挥使,宣抚使则是卫的指挥使。当然,这是理论上——大明以文御武,尤其后期卫所几近虚设,实际上有巡抚大家都得听巡抚的、没巡抚都得听布政使的。

总而言之,简而言之,有实力的大土司是宣慰使、实力差点的做宣抚使、朝廷有机会把你吃掉的设个安抚使、差不多乡一级意思一下表示朝廷还是很尊重少数民族的就弄个长官司。

当然知道。

不仅知道,而且,是故意放他们过来的。

瓮水、草塘、黄平等地本来都是安抚司*,朝廷早一步实现了改土归流,那一带十五个堡地合置,设立瓮安县,隶贵州布政司平越军民府。原来的那些头人能心甘情愿么?因为实力太弱,表面上只能逆来顺受。这次安邦彦的起兵,大家也算因祸得福——人家已经被朝廷夺了土官职位,当然没法调兵帮你去“平乱”了啊!一个个明着置身事外,暗地里都在私通款曲通风报信。因此,张、黄二位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如果安邦彦想拦,别说一次,三五次都绰绰有余。伏在山间的水西探子看着大军前面的斥候小心翼翼不放过一草一木的侦察(养龙坑的教训太深刻了),都在心里为他们着急,恨不得跳出来大喊:前面啥也没有,你们倒是快点走啊……

然而安大王还是放他们无惊无险平平安安地从南门进了贵阳城。

因为安邦彦要下一盘大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