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那个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人生如梦的由来,庄子的故事,我说那个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问题,看待人生、世事。所以!如果你站在道的高度上了,那么!你就不会去与人争论是非、对错,也不会去听孔丘与学生之间的谈话等等了。

如果我们站在道的高度上,就没有生死这个概念。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齐物论》里,也就是在说“人生如梦”、瞿鹊子问长梧子的前面,也就是“方生方死”、“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那一段,庄子就已经讲了生死了。

庄子是从道的角度来讲生死的,而世人讲的生死是从人的角度来讲生死的。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境界也是不同的。一个站在道的高度上,一个是站在人的高度上。

在讲“人生如梦”这里,庄子已经降低标准了,从人的角度来讲生死。

从道的角度讲生死,是要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和境界上看待生死。而从人的角度来讲生死,是让我们去面对现实。

那么?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死呢?站在人的角度上去面对生死呢?

庄子说:我怎么知道人们都贪恋地活着,他们的人生是不是就没有困惑和苦恼了呢?我又怎么知道人们都害怕死亡,他们的人生是不是就像走失的孩子不知道家在何处,不知道回家了呢?

这一段话的原文是: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人都是要死的,我们无法回避。

害怕死亡就像走失的孩子不知道家在何处,不知道回家了。死亡就是我们的家,人生的归宿。

害怕死亡,难道我们还能不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新明一五六七

推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