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她们的配合

第三百七十九章 她们的配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古老的农业社会,留给人们的价值观,有时是阻碍人前进的思维。土地不骗人汗水,努力就会有收获。在农业社会中,在技术没有升级、资本仅限于土地时,致富仅能靠劳动付出的多少和土地面积的广狭来积累时,根本没有想到,今天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以乘数甚至是指数级地上升。

学技术学知识的机会,远比付出汗水更有价值。

他为孙子做的一切,不是没有意义,只是积累太慢,以至于,无法跟上时代,显得落后了而已。而今天,他所过的生活,从量上来看,还是超过了他的过去。

仅从现在在长沙的条件,就远远超过了他在武汉时的条件了。这个,我是直接的见证人。

当他和他孙子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失去了学技术和知道的最佳时间,那么唯一翻身的机会,就是资本了。年轻人不是没潜力,只是缺少一个机会。我作为资本提供都,也就是提供机会这个意义了,对他们来说,有可能改善他们的人生轨迹。

那一天,我们坐在后坐上,他对我神秘而稍带得意地比划手势,表明他今天挣了六百块钱,那种由内而外的得意和高兴,不是装出来的。他的希望和努力,得到了些许的回报,他满意且知足,只要不面对孙子的境遇,他本可以一直这样知足下去的。

一个如此经历丰富的人,无法完成自己最迫切的需求,无法为自己最爱的人作出有意义的努力,这肯定不是好的人生。他与我的性质不同,我是有能力,但不知道该向谁使。他是想使劲,却没劲。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想了半天,好像得出了答案。他的问题,还是那个老话题。他因贫而困。困顿,让他没有力气走出循环,在底层旋转,耗费了他大半个人生。

他缺少一个机会。他一生最大的投资,应该是家乡那栋三层楼的房子了。他的成长和希望,都寄托在农村。而人算不如天算,今天的中国,希望必须寄托在城市,才跟得上人流的趋势。他以过去自己在农村的经历,以为高房大屋就可以娶得来孙媳妇,他想错了。

当然,可以把老师傅今天还在出摊的情况,当成他对孙子事业的不信任,或者说是不把稳。他还想保持生活的底线。得有吃有喝,这是他的底线。

他们这一代,经历过饥饿和寒冷,对贫穷到底的记忆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如果家中没有余粮,总怕明天闹饥荒。如果家中没有余钱,就觉得明天就要欠债。他通过自己的劳动,要给自己和孙子的生活,上一个保险。哪怕保额比较低,但只要存在,就有机会。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是一种习惯,他已经适应了心灵导师的角色,并在这个角色中找到了熟悉的快乐。如果仅凭爱好工作,那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曾在街口远远地看着他,在他没有发现我的时候。那时,阳光洒满街道,人群混杂而温暖。他端坐在街边,如同一个景物,固定而安详,与流动的社会形成对比。偶尔寺庙的钟声响起,如同灵魂在最遥远的地方召唤。三种不同层次的同维体现,产生了某种玄幻的感觉。

我有点感动。

他想错了,并不是他不精明。在农民中,他应该属于最精明的那一类人。他想错了,是因为时代变化太快,谁也没想到。

我想起马恩在经典中的那句话的大意:资本主义如同有魔法一般,从地底下呼唤出巨大的生产力,一百年的时间,改变世界的程度超过了过去所有历史。

时代变了,每个人的青春都被撞了一下腰。

他只是缺少跟着时代一起向前的盲目的勇气。也许勇气是盲目的,不需要你看清方向。也许大多数发财的人,在出发前就根本没有看清,只要你出发,你行走,路边就可以捡着钱。

哪个富豪,在二十几岁出道时,想到有今天的成就?时代的列车太快,你搭上了,它就可以让你风驰电掣。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