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师出有名,大秦帝国风云,于标,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国代表:坐视燕国灭亡,赵国称雄,也不是良策。
楚国代表:我国也劝说两国,止戈谋和,叵耐赵王不听呀。
李斯致辞:天地都有永恒不变的法则,骄横凌人、逞强斗勇、好弄阴谋的国家必有灾祸。不应使百姓穷困,不做战争的发动者,不做祸乱的肇始人,不搞阴谋颠覆,不妄自专断和犹疑,不图谋侵削他国的领土,不谋求掠夺别国的宫殿居舍。君主应当严谨地稳定自己的臣民,遵从天地运行的规律。
觊觎别国的土地,肆意掠夺民力,这是违背天道的,如果不予以伐正,这种争端就不会平息。悖逆天道的恶行正在势头上的时候,有谁肯去正面的抵敌它呢?暴虐到极点,人道自然应去惩办它!
蓄兵征战者有为谋利而征战的,有为道义而征战的,有为逞泄愤怒而征战的。讨伐他国的叛乱和禁止君主的暴行而出兵,这是正义之战。为正义而战,人们都会为之称颂。
法度,就像绳墨辨明曲直一样决定着事物的成败得失。国家间的交往,也有道义和公认的法度。过去,诸侯无道,朝廷就要去讨伐它。后来,诸侯国共推的盟主就来主持这种正义。现在,我们齐聚于此,就应当讨论如何去阻止赵国的暴行!
燕国代表感激地落泪:长史大人的恩德,燕国没齿不忘。
李斯:燕国不应当忘记的,是秦王的仁德和主持正义的壮举。
启奏吾王,我们秦国见到弱小受到欺凌,决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秉承天道去拯救它,即使有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也是一个大国的责任!
李斯的言论鼓舞了各国,他们纷纷摩拳擦掌,表示愿意跟随秦国,阻止赵国对燕国的攻击。
李斯将其处心积虑发动的不义战争,披上了道义的袈裟,笼罩上了正义的光环。
经历百年与秦国的苦战,此时的魏国已经被秦国打得不成国家了,凡失地百多座城池,中间隔着赵国被断为南北两截,魏国国都南迁后,被迫将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交给赵国作为买路费。这次,秦军的主要出击方向就是邺城至安阳一线,目的就是隔断赵、魏两国的联系。另一个出击方向则是晋北的阏与和橑杨(即今日山西和顺和左权)。
兵分两路,秦军北路军统帅为王翦、副将为蒙恬、李由,兵发咸阳,经上党发起进攻。南路军统帅桓齕、副将杨端和、冯去疾,兵发洛阳,直指邯郸。按照预定方案,两路军马完成重点作战任务后(夺取九城),合兵突击向燕赵交兵地带,解除赵国对燕国的攻势后,立即回师,不与赵军继续接触。
李斯等人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军事方案呢?
首先,这是秦王亲政以来的第一战,不求大胜,宁肯小胜,也决不能打输,否则忒影响君王的锐气。
其次,此次出师打的是“举义兵援助燕国”的旗号,重点是练兵,鼓舞君王的信心,没必要与赵国死斗。
再次,也是因为忌惮赵将庞湲和李牧的虎威,多少属于心里有点没底。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d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