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玩家信条之锦时少年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著中的化学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著中的化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天星噼里啪啦说着话,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学者们自然学过化学课,陈家的人也是靠水泥陶瓷起家的,对这些都熟悉,只有两个将军听得云山雾罩,只觉得有趣。

“你们这陈庄人还真了不得,能烧水泥陶瓷,还能分析名著中的化学反应?”姬院长就感叹。

“不,不是我们分析出来的,是因为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本来就是个化学老师,他知道这其中的化学反应”陈天星故作正经。

“那我们学化学的是不是都可以去写小说了?”化学院的张院长就笑道。

“我觉得最应该去写小说的还是我们学经济的,我看十七的经济学学的也很好,你给我们也讲两个笑话听听?”武校长说道,他是经济学专家。

“孙悟空如何破炉而出?因为石猴身上还可能含有碳酸钙,高温下碳酸钙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八卦炉内压力增大,从而爆炸。”

“孙悟空破炉而出之后为何变得狂暴?因为他身上的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会发热,故而狂暴。”

“后来为什么孙悟空又温和了,还跟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因为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常年风吹日晒,他身上的氧化钙吸收了雨水,变成了氢氧化钙,所以性情也就变得温和了。”

“孙悟空如何能够成佛?因为在西行的路上,孙悟空身上的氢氧化钙又不断吸收二氧化碳,最终变成了碳酸钙,成了坚硬的金身。”

陈天星一转酒倒满,笑话说完,两桌子的人都合不拢嘴了。

“经济学的啊?我想想啊,有个武教授给经济学院的学生上课,问:何为第一产业?养羊放牛;何为第二产业?宰羊杀牛;何为第三产业?吃羊肉喝牛奶;有学生问:那何为文化产业?武教授眼睛一亮,这个问题问的好,不愧俺的好学生;然后答曰,何为文化产业?就是出洋相吹牛皮”陈天星想想就编出来一个。

“看来你陈十七就是文化产业中的从业者啊?”楚市长就指着陈天星笑道。

“不错,陈十七是文化产业的优秀员工”武校长也笑了。

“其实咱们都是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小丑,经济学家和公务员,都是靠出洋相吹牛皮来实现人生价值的”陈天星于是将两人都骂了进来。

“这就是一课完整的化学实验课啊?十七啊,到我们化学院来吧,只要一年就给你上研究生?”化学院的副院长承诺。

“张院长啊,我这只是笑话,其实如果较真的话,这里面漏洞就大了,比如,关于石猴的成分。普普通通石缝里迸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地壳里最常见的长石,硅酸盐罢了,有些也透明。但《西游记》里没说孙悟空是只透明猴子,所以主要成分不该是二氧化硅。如果是纯天然的二氧化硅,那就不是石猴了,而是水晶猴,因为天然的二氧化硅晶体就是水晶。”陈天星继续说着笑话。

“再说炼猴的炉子,八卦炉是一种炼丹的炉,是炭炉,炼丹的炭炉烧出的温度比更早年代烧陶的炭炉炉温要高,主要是因为透风好。15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炭炉烧到1000℃以上制白陶了,所以把石猴炼成陶猴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火眼金睛,说石猴含有的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发生了玻璃化,是有可能的。而且,那眼睛还可能是五颜六色的,因为长石会含有各种金属离子,如含MnO2就会烧成紫色,含CoO会烧成紫红色,含FeO会烧成绿色;含CdS会烧成黄色,含AuCl3会烧成红色……”

“孙悟空的脾气火爆,原理是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遇水会发热。这样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在那个温度下,氧化钙会和二氧化硅反应,还得恰巧不遇上碳酸钙,成功躲过变水泥、变陶瓷等各种可能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