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人参在六零 > 小人参在六零 第26节

小人参在六零 第26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真的是真心的夸赞,这样的小农村里,能有长得这么水灵白胖的孩子,还被教的这么懂礼,也是难得呢。

“您喜欢是最好,他已经在学校上学了,还得您多照顾啊!”顾德山笑着说道,从厨房的角落掏出来一个小酒坛子,“难得的高兴事儿,得喝一杯,也算是庆祝了。”

之前村里头的粮食产量不那么高,酿酒的数量就少,他年前得了两坛子,喝到现在也快要完了。顾德山知道今年秋收粮食多,酿酒的肯定也多了,这点瓶底全消耗了也不怕,这才舍得拿出来呢。

但说是一酒坛,实则倒出来也就是四杯的量。董美华还在喂奶呢,她不敢喝,顾老娘就给顶上了。顾小宝拿筷子沾了点儿放进嘴里,只觉得辣辣的,赶忙给自己夹了块腊肉,然后很是嫌弃地看着他爹,显然是没明白为什么他们喜欢喝这个东西。

顾家人热情,何泰和李爱兰也就顾不上拘谨了。这么长时间他们也的确是饿了。吃饱喝足,顾德山也没有耽误时间,带着他们,推着行李就往学校的方向去,然后喊顾小宝去村里喊村长来。

董美华听到动静赶忙出来搭把手,帮着他们将行李卸在院子的廊下,然后招呼他们进屋洗手,“叔、婶,快进来洗把手,饭菜都好了,趁热吃呢。”说着,使唤顾德山去还牛车,自己跟他们夫妻俩搭话,“没事儿,小学就在我们家隔壁没多远,等会儿让德山用推车给你们把行李送过去就好了。”

至于牛车,村里头还有用呢,今儿东叔还没到镇上去,可不能在他们这儿耽误了。

虽然现在糊火柴盒的活儿他们已经没有抽成了,可也是村里很重要的一个经济来源,村长可是发话了,今年说不定能多分点钱呢,大家都可高兴了。要知道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孩子在晒谷场那边干活儿,手脚勤快的每天都能得不少钱呢。

原先他们村里头的人穷极,住的可都是土胚房,茅草屋顶每年都得修呢。村里的小学修建的时候,村长托了关系找了人,硬是拉回来好些红砖,如今大家都看着眼热,就想着好好攒钱,也给家里换换。

如果能盖个红砖房,那可是顶顶长脸的事儿呢!

“一共是两间房,估摸着就能分给你们一间,里外格局跟我们那儿差不多,也够住了。”哪怕再来俩孩子都够,当然了,等孩子长大了之后可能就够呛。不过顾德山没想那么多呢,“都是全新的房子,家具什么的也没有,不过我之前已经跟木匠说过了,估摸着这两天能送来。”

也没有多复杂的东西,就一个小小的床头柜,两个木箱子,一个衣柜,一张书桌和餐桌椅子。想来再给厨房安个五斗柜放东西,也够够的了。

顾德山大致说了一下,“如果您觉得还缺的话,就到木匠那儿跟他说说,给点钱就成了。”反正木材都是山里头拉下来的,手艺嘛,的确是值点钱呢。以前村人不喜欢钱,都爱以物换物,自从这红砖房起来了,倒是都有新的追求,也爱“钱”了。

眼看着菌菇包的生意进入尾声,顾德山这些天在琢磨着该给大家找个什么样的活计才能让大家不要荒废了时间。冬天这么长呢,总不能跟以往一样就在家烤火。

火柴盒当然还是得继续的,听说镇上的工厂已经在开工了。工程队入驻,接下来可能会热闹些,运动当然是轰轰烈烈,可也有机可乘了不是。他觉得还是得去走走,跟童明商量商量,找找商机才行呢!

跟顾德山不同的热情,董美华让李爱兰有些不甚适应,但是很快她就调整过来了。想来这村里的人大多都是跟她这般的热情人,是跟城里完全不同的状态,的确该要适应的。

顾老娘将最后一个菜端出来放在桌子上,招呼正在屋里头看孩子的顾小宝赶紧出来吃饭。他今儿去上学了,刚刚回来,一回家就直奔妹妹们的房间,三两下爬到炕上陪着。哪怕两个孩子根本就没醒,呼呼大睡着呢。

等会儿他又要去学校了,一想到自己根本没办法在妹妹醒来的时候跟她们玩耍,顾小宝就忍不住噘嘴。这两个妹妹该不会是小猪转世吧,也太能睡了!

“小宝,快喊人。”顾老娘刚刚都问了,何泰的年纪也不小了,让顾小宝喊伯伯是不合适的,还是得喊爷爷呢,“这是何爷爷,何奶奶。”

何泰看着跟自己小孙孙差不多年纪的顾小宝,忍不住将孩子给抱了起来,见他一点儿不羞涩,甚至在喊了人被抱了起来之后还好奇地盯着自己和李爱兰看,他满心欢喜,感叹地跟刚好进门的顾德山说道:“这孩子养得真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