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神级渔夫 > 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至贱天下无敌

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至贱天下无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萧鹏刚想再解释两句,却看到杨猛站在门外招呼自己,萧鹏示意两位考古学家自便,自己跑到门口:“干什么搞得神神秘秘的?”

杨猛叹了口气:“兄弟,你惹上麻烦了。”

“啥麻烦?”萧鹏不解问道,从杨猛嘴里说出麻烦两字,那可真的是麻烦,这家伙一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事他自己都处理了,怎么还要来跟自己打招呼呢?

萧鹏一愣:“这算什么评价?”

“朱厚照处事坚毅决断,登基后弹指间诛杀刘瑾,还平定了化王和宁王之乱,打败蒙古小王子,应州一战跟将士同吃同住,亲手诛杀一人。可见他的气魄和作为皇帝的气派,从他的谥号叫‘武帝’就能看出来,可是说他昏庸,他做的事情更让人无语,在京都西苑建造了豹房,也就是他的娱乐场所,在那里,他让宦官扮作老板,宫女扮作美妇,在里面一同经商游玩,荒诞的很。宫里乱来也就罢了,有时候还直接跑到民间强抢民女。而且这都不算什么,他还喜欢认干儿子,有别史记载应该有超过一百位干儿子。还都给他们改姓朱,但是朱厚照就这么胡来,明朝也没有阑珊消亡,而且在那时候还有很多贤才,不然他也不会有‘武’这么好的谥号了。”徐立之解释道。

看着萧鹏没有说话,徐立之继续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研究明朝历史的原因,作为华夏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统一王朝,其实明朝真的汉人的风采,虽然有一些皇帝是荒淫无道之徒,但却没有一个是软骨头,大明朝共276年,从不和亲从不赔款不割地从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天子殉国,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隆武战死沙场,邵武被俘绝食自杀。明末内忧外患中,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闯王,对关外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明朝的历史文化真的是越研究越有意思呢。”

徐立之说这些话时,双眼放着光芒。这眼神萧鹏曾经见过,恩,那是一种狂热的眼神,萧鹏理解这徐立之看起来年纪不大,也就是三十多岁,却为什么是社科院的重要人物了。也是个不疯不成魔的学术疯子。

萧鹏直接说道:“恩,这个院子里的所有东西,你都可以研究。”

“真的假的?”萧鹏不太相信,因为印象中明朝一直都是昏君当道的朝代。所有皇帝都是昏庸加三级的那种。

徐立之解释道:“我说了,我们知道的很多关于明朝的历史都是被篡改过。比如说万历皇上,我们印象中,万历是不上朝的昏君,其实呢?万历确实是几十年的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不代表就把朝廷荒废了,相反,万历虽然不上朝,但是每天都在批阅奏折和办公,非常勤奋。明朝在万历年间,内阁制度非常完善,整个朝廷各部门运行机制非常的好,即使皇帝不上朝,整个朝廷依然能够非常的安定,这也正是能说明万历皇帝治国有方,如果按照清朝的说法,万历是昏君,还三十年不上朝,明朝能够安定么?更何况人家万历还有过三大征呢。能是那样的昏君么?”

萧鹏点头,万历三大征的事情萧鹏还是知道的,分别是平定蒙古叛乱的宁夏战役,抗击丰臣秀吉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大对外战役巩固了华夏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徐立之继续说道:“还有明朝的太监问题,那其实也是被清朝黑了,其实我们国家历朝历代里太监数量最多的是清朝!当然,明朝太监数量也不少,达到万人之众,再加上东厂和锦衣卫,还有几个出名的乱政大太监,例如魏忠贤等,宦官势力比较大。但是明朝那么多的太监,乱政的毕竟是少数,我们的关注点不能老盯住坏的那几个,东厂太监机构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情报的收集和监控,这个制度对于平衡朝廷官员对皇室的威胁和大臣的结党营私方面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并不是清朝黑的那样,说是滥杀无辜,害死了多少忠臣良将。他们当时没有那个权限与能力。现在我们对明朝的历史,都是被清朝的抹黑和各种影视作品给误导了而已。”

萧鹏这点倒不知道,他对东厂的印象还停在电影里呢,是那种逮着谁弄谁的机构。对明朝历史萧鹏还真是不太了解,于是问徐立之:“还有呢?”

徐立之面露喜色:“那可真要多谢萧老板了。”

萧鹏微笑道:“前提是别拿出去哦。”

徐立之脸色一紧,拼命点头:“萧老板请放心,我可不想招惹那群大老虎。”

萧鹏解释道:“其实只要你不从这里拿东西出去,不去伤害它们,它们都是很和善的。”

听了萧鹏这话,徐立之和仇士华一起无语了,伤害它们?你是说我们伤害那些大老虎么?躲它们还来不及,我们去招惹它们?你给我们十个胆子我们也不敢啊。

徐立之道:“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明末大将袁崇焕就是最有争议的,这个本来能抵抗清朝入侵的大将,却被崇祯皇帝给误杀了,而且还把袁崇焕冤枉的十分厉害,老百姓都到了食其肉、剥其骨的地步。我们先不说袁崇焕凭借一己之力能不能抵抗大清,我们说说清朝当时是怎么黑这段历史的:他们说是崇祯皇帝被两个从满清这边回来的太监蒙蔽,听信了这两个人的谗言,才使得袁崇焕被杀,我们想想,崇祯皇帝再昏庸,难道一个大将的生死就是两个小太监一句话的事情?袁崇焕最终被杀掉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了毛文龙事件、陷害以及党派之争,并不是后面清朝说的那么简单,就直接归结到崇祯皇帝的昏庸。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人心,显示他们是比大明朝廷更好的政权。让老百姓别造反。”

萧鹏听得是津津有味:“这历史是真的热闹呢。难怪你会专心研究历史方面,这比看电影热闹多了!”

徐立之笑道:“人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大人物学了有大用!你让国家领导人学了,吸取历朝历代兴衰的教训,安国定邦。普通人学了也有作用,可以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增加与人交往的谈资。正如唐太宗李世民当年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萧鹏点头:“那你为什么却把研究重心放在大明朝呢?这个朝代中后期政治腐败,屡出昏君不是么?”

徐立之并没有反驳:“没错,可以这么说,明朝每一个皇帝都不一般,朱元璋是一个穷要饭的,朱棣靠造反都能称皇帝,还有喜欢做木匠的朱由校,三十年不上朝的朱厚熜等,哦,还有最奇葩的那位朱厚照,也就是明武宗。一个英明到极点昏庸到极点的皇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