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逆水行周内 > 第六章 利器

第六章 利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他们的爷爷的爷爷起种田就是直接撒种入田,现在有人突然说这样效果不好得‘插秧’才能增收真是觉得匪夷所思,就好比自己母亲忽然有一天语重心长的指着隔壁王叔说“他才是你父亲”时天地崩塌的感觉。

杨济讲了一遍后四周鸦雀无声没有人接过话茬一个个都是大眼瞪小眼,大家都没读过书但不代表他们蠢,许多人光是听讲解就觉得有不对劲:

按着原先的方法种田我只要播种就行了可要是插...秧先不说收成是不是增加光是弯腰怕是一天都插不了几亩地吧,杨幢主莫非是要消遣我等?

还要先育秧,然后拔起来再拿去田里插,这一插就得弯腰也不知道插了一天腰会不会断,莫非是变着法儿让人锻炼腰骨?这般折腾下来搞不好腰断了田都没种完

周法明惊疑不定的望向宇文温,他没种过田但不妨碍思维发散:杨司马说的这插秧什么的和脱裤子放屁有什么区别。他就是想听听宇文温的说法是什么。

犁铧可调节,那么犁地时可以深耕或浅耕,也就是能够保持耕地深浅相同这样便于精耕细作,虽然没有亲自扶犁但是他看得出来犁地时耕牛拉着犁推进似乎没那么废力,这犁掉起头来也很灵活确实称得上是利器。

来护儿自幼父母双亡是伯母抚养长大,在族里时常下地干农活所以对耕田门清只是他读过书所以不像其他士兵般看出了不同但又无法总结出来。

杨济知道要人亲自试过才能切实体会其中精妙之处于是让士兵们轮流试耕,大伙都是耕田出身自然是踊跃报名,下田试耕的人很快就感受到了曲辕犁的好处而围观的人也渐渐看出了门道。

“使君,这着实是个利器。”周法明在一旁由衷的说道,他不用做农活但是个聪明人能看出来这曲辕犁的妙处:很容易把田犁得更好时间更短。

每亩田能省下些时间和力气那么一天能能犁更多的田,田地越多这曲辕犁的效力就越显得出来,不要说自家用就是推广开来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宇文温没有说法而是直接刷‘招牌’:“大家不要有疑虑,要相信政府...相信杨司马相信本官,此法本官决定在官田推广,希望大家在种田时能够放心采用”

插秧法何时出现暂不可考但普及于唐朝后期,插秧法较直播法更便于除草、施肥、防止倒伏促进分蘖增加产量,而且通过作物复种可以取得双季收成。

宇文温的招牌是诚信对此虎林军将士都深信不疑,虽然还是觉得杨济说的这个插秧法有些莫名其妙但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插秧法在虎林军将士的田地里推广已成定局。

“大家的顾虑杨司马已经考虑到了,所以接下来演示的就是避免插秧累断腰的利器——秧马”

杨济让人从车上搬下来一件东西,那东西由木头制成看起来像一艘弯弯的仅容纳单人乘坐的小船,这小船被抬下田后杨济拿着那筐替代禾苗的野草跨坐了上去。

“此犁巴州今年春耕开始推广,本官已打造几副分别送到黄州、安州、襄州,周郎君若是不嫌弃便带一副回去给令兄,让令兄在衡州也推广使用。”

“多谢使君”周法明真诚的行了个礼,无论敌我、无论南北,这个曲辕犁推广开来是有利天下苍生的事情。

见着大家对曲辕犁的妙处都有了切身体会,宇文温拍拍手示意进入下一环节,当然示范者还是杨济因为他真的对于农活是纸上谈兵还是不要露怯为妙。

杨济让士兵从车上拿下个箩筐,里面是绿油油的一株株野草,他将箩筐放在地上开始讲解起来:“大家都种过水田,如今我说的是插秧,首先要在秧田育秧等到苗成之后拔秧再植到水田中,这就是插秧...”

插秧是后世种田的一道农艺可在这个时代还没出现,此时种田是直播法也就是直接将稻谷播入水田,所以士兵们听着杨济的讲解个个是如同听天书般。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