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 第六章 登基

第六章 登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定边面带赞许的说道:“没想到二皇子如此年龄就有如此见识,看来这是天佑我大汉。我这就吩咐下去。”

旁边的刘虎却扣扣脑袋,有点疑惑的问道:“那第一选择应当是何处。”

陈理说道:“当然是江州,也就是朱元璋所称的九江府。只可惜,我们现在暂时要把它让给朱元璋一段时间了。”

……

陈理否决了诸臣大修陵寝的请奏。陈友谅的遗体被葬在武昌城西城墙内的蛇山脚下。陵墓上方就是建在蛇山山峰上能俯瞰大江的黄鹤楼。

于是他一边派快马向泾江口的朱元璋本部大营急报,一边派出十余只走舸小船渡湖前来打探消息。这些走舸小船渡湖之后很快就发现确实是汉军袭营,连忙返航禀报。北岸守军这才发兵救援。

此时,八艘汉军的小型快船却迎着旌旗蔽天的百余艘大小吴军战船而来。吴军水兵在鼓号声中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船上的铳手,弓弩手,火炮手,投石机,床弩都做好了准备。

那八条汉军快船在距离吴军船只百步时突然调转了方向。就在吴军以为他们要逃时,汉军船上腾起一阵白烟,传来密集的发铳之声。

甲板上的吴军,无论是弓弩手,铳手,还是操驾火炮,床弩,投石机的兵士,都有中枪倒地者。吴军战船甲板上顿时一阵骚乱。两百步这个距离,只有投石机和床弩以及强弓硬弩能够做到,但这种距离,还是水面上攻击小型活动目标,用投石机和床弩无异于大炮打蚊子一般困难。

只有弓弩手做出即时反击,但在这种极限距离下,这种不是以阵列齐射形式的抛物线掷射很难形成密集攒射的效应,再加上汉军甲板上人员并不密集,燧发枪手都躲在船舷后填装弹药的原因。很难给汉军造成实际杀伤。

武昌城中,一处道观所改成的府邸宫院内,陈理完成了他的登基大典。(未完待续)

八艘汉军快船在湖面上,如同灵鼬戏蟒般戏弄着众多的吴军战船。铳炮之声不断响起,双方周旋一炷香的时间后,南湖嘴的汉军兵士早已登船离去,八艘快船这才撤出鄱阳湖,驶入长江之中。

汉军船队进入长江之后,溯水而上,在德化城的北郊江岸将另外千余汉军和他们护送的陈友谅遗体接送上船后,继续向长江上游的驶去。

船队经过广济时,陈理向张定边问道:“此城可为我们所有?”

“启禀二皇子,此城驻有我军一千余人,本是做为东征大军与后方的通信驿站中继之所。”

陈理点点头说:“我看此间两山夹一江,广济城北面就是大别山余脉山麓,南边对岸的江岸就是隔绝江西与湖广的幕阜山脉山崖,此处正是屯兵扼守长江水道的第二佳选择。我们应当在此屯守一只重兵并加强工事防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