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要做皇帝(校对版) > 第1016章 特务政治的开端(一)

第1016章 特务政治的开端(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狄山闻言,眉毛一扬,几乎都有气炸了。

“胡言乱语!”狄山回头盯着那个年轻人气呼呼的道:“你懂什么?马邑之战,国库损耗何其多也?数以十万万之积蓄,一朝尽丧,这些钱哪来的?还不是民脂民膏!若无马邑之战,而用和亲之策,不过数十万而已,且以和亲,省下来的军费,轻徭薄赋,除民租税,天下得利远胜于此!”

那么,百姓和地主豪强们就会用脚投票——你都不能为我们说话,我为何要送子弟去学你的学问?

而被裹胁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中散发出来的好战思想,又反过来,影响了百姓的选择。

在很多百姓眼中,既然连人品高洁,学识渊博的君子们都认为“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汉贼不两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那这就一定是对的。

当然,也有些故作清高,非要特立独行,以此标榜自己确实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家伙。

甚至,还有人听说过,有列侯看中了某个卒子出身的小子,将一个旁系侄女下嫁的神话!

既然,战争能解决房子、票子跟妹子。

那,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根本无法拒绝拥抱战争。

马邑之战后,关中民间的好战情绪,攀升至汉兴以来的顶点。

人人爱武技,家家有弯弓。

狄山就看着满城的战争气氛,捶胸顿足,跟死了爹妈一样,阴着一张脸,对自己的同窗们道:“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高皇帝伐匈奴,困于平城,孝惠、吕后之时,以和亲故,是以边境能安,民得其乐。至太宗,欲用兵匈奴,数与匈奴兵戎,北边萧然苦兵,先帝察太宗之失,用和亲与匈奴通好,两国边境安宁,无有兵革,士民往来皆善!”

“如今刀兵一起,吾恐天下黎庶从此为兵事所累……”

他的同窗们也纷纷点头称是。

但却有一个站在角落里的年轻人小声的说了一句:“可是我怎么听说,马邑之战后,北边变得更安全,也更繁荣了?”

“且,百姓也得利颇多……”

士大夫子弟出行,不再以长袖翩翩,温文儒雅而自豪。

相反,大家都迷上了炫耀武技和骑术。

从平民至贵族,人人争相以家中有武人为傲。

民间的民众呼声,因此裹胁了学术界和思想界,迫使学术界和思想界,不得不迎合百姓的声音。

因为,假如某个学派不把自己的立场摆正,傻啦吧唧的呼吁和平,高唱“兵者凶器,圣人不得以而为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