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163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

第163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乔治要求也不高,一口气把功率提高到几百马力不现实。

乔治只希望短时间内解决稳定性问题就行,想要更高马力,未来可以持续改进。

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发动机研究所。

太过相似的意思就是抄袭。

1877年,奥托终于获得了四冲程发动机的专利。

但是不久后,这项专利被取消,原因同样是和其他人的专利发生冲突。

意思还是抄袭。

所以到现在,乔治也不知道这台发动机到底应该叫什么。

加上钢铁厂和机械厂、造船厂,海参崴的工人总数破万,物资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

海参崴的造船厂起步较晚,目前只能生产木质渔船。

有了发动机之后,海参崴的渔业明年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在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之后,捕鱼的效率将大大提升。

如果把发动机安装到渔船上,再从德国零星购买发动机就不合适了,海参崴必须自产才行。

好消息是戴勒姆发明的这台发动机,其发明专利被德国取消了,所以海参崴完全可以自行组织生产。

不管叫什么吧,只要可以生产就行。

虽然这台发动机不够稳定,频繁熄火,抖动大,噪音大,油耗高等等等等,还有很多缺陷。

但毕竟这台发动机可以爆发出相当于30匹马的功率,这足够让乔治投资一个发动机工厂了。

只有发动机工厂还不够。

圣彼得堡科学院已经组织人手,对四冲程发动机进行改进。

奥托四冲程发动机,虽然名字是“奥托”,实际上并不是德国人尼古拉斯·奥托第一个发明的。

1807年,法国工程师伊萨克·德·里瓦斯发明内燃机并注册专利。

此后,基于里瓦斯内燃机基础上的发明就不断出现。

1860年,奥托向普鲁士申请了他个人的第一个专利,这个申请却因为和他人的发明太过相似被驳回。

意思是什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