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恋19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零九章 迁都之争(三),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雪恋1988,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行辕内的议事是唇枪舌剑,大臣们各不相让,就定都长安的事展开了激烈争论。
曾炩保持沉默,他自始至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按照他的本意,是不希望迁都长安的,因为他的根基在无极城。但是,为了大汉国的未来,也是为了他的理想,迁都长安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地域的限制,在这交通不便的东汉末年凸显无疑。要是在交通便利快捷的后世,整个地球都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时候,都城的位置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五月中,曾炩派人把自己的老师郑玄和襄楷大师请到了行辕。两位大师对朝廷有意定都长安一事早有耳闻,他们和无极大学的很多大儒名士也私下议论过。这时听到曾炩主动征询意见,随即把“五德始终说”搬了出来。
曾炩本来很反感这一套,但是这个时代却是很盛行,无奈之下,曾炩也只得以此来作为自己的武器了。
当年光武皇帝定都洛阳,也是遭遇了重重阻力,最后无奈之下拿出了“五德始终说”说服了满朝文武。
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秦尚水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本朝高祖皇帝时,用大臣张苍之议定为水德,孝文皇帝时用大臣贾谊、公孙臣之议,草定为土德。孝武皇帝依据鸿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中提出的三统说,确立汉为土德,并写入汉律。
本朝大儒刘向、刘歆父子根据《周易说卦》中“帝出乎震”一语,按照五行相生原理重新排列古史次序。在《世经》一书中,他们从神农、黄帝开始推算出汉为火德。王莽篡汉时,就是依据《世经》的说法,认为汉为尧后,为火德。王莽为舜后,为土德,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要取代汉的火德,意在重演尧舜禅让的故事。
光武皇帝中兴后,于情于理都不好说自己的朝代是土德。为什么?因为此刻的土德,已经代表了王莽篡汉的动荡年代,遭人仇恨和唾弃,无论如何不能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