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171章 为什么

第171章 为什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乔治将海参崴大学放在风景优美的彼得大帝湾,一期规划占地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

再大也不是不行,关键是建筑工人和建筑材料都不够,只能慢慢来。

未来海参崴大学的占地面积,至少是一期面积的十倍以上。

“这里除了海参崴大学之外,还会有海参崴医学院,海参崴工学院,海参崴教育学院等高级院校,我准备将这里建成海参崴的大学城,成为海参崴未来人才对摇篮。”乔治的话让莫扎依斯基心驰神往,莫扎依斯基很清楚的感受到了乔治的决心。

对于教育,帝国不能说不重视,但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帝国目前的教育状况,并不让人乐观。

现在才1886年,西门子刚改进发电机,爱迪生刚发明灯泡,奥托刚刚完成四冲程发动机的商品化。

乔治要开设这些课程,连课本都没有。

“这就是你们接下来的工作内容,海参崴大学还在建设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德米特里和伊万用了十年时间,为帝国创办了帝国大学,我们速度快一些,用五年把海参崴大学建起来可好?”乔治不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工作注定是漫长而又艰辛的。

海参崴大学只是乔治计划中的一部分,在乔治的规划中,海参崴还要陆续成立医学院、军校、师范学院等专业院校,未来海参崴不仅会成为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经济中心,同时还是文化中心。

既然是文化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剧院这些文化娱乐设施也已经提上日程。

海参崴的教育刚刚起步,目前并不完善,但是乔治为海参崴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参崴现在一共有12所小学,在校学生超过3500人,相对于海参崴的人口总数来说,这个比例是非常恐怖的。

海参崴周边的四大农庄,每个农庄都有自己的小学,乔治和莫扎依斯基分别视察了海参崴市内的多尔戈鲁科夫小学,和市郊的喜庄小学,莫扎依斯基触动很大。

多尔戈鲁科夫小学以米哈伊尔的姓氏命名,在校学生650人,绝大部分都是海参崴工人的孩子,是海参崴规模最大的小学。

这一类的建筑物要求比较高,建设周期通常都很漫长。

开春之后,水泥厂就要开始动工,这是海参崴今年最重要的工程。

水泥对于基建的作用太重要了,没有足够的水泥,海参崴的建设就达不到乔治的要求。

所以水泥厂今年要同时开工两个,一个在海参崴,另一个在伯力,同时满足两地的建设需求。

莫扎依斯基是实干家,抵达海参崴的第二天,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