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哲人: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哲人:是的。关于其具体内容,在接下来的辩论中我会进行系统的说明。现在还不到这个阶段。

青年:怎么可能?!那我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青年:鼓励?

哲人: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

哲人:她对自己没有自信,始终抱着“如果这样,即使告白也肯定会被拒绝,到时候就会更加没有自信”这样的恐惧心理,所以才会制造出脸红恐惧症这样的问题来。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青年:哎呀,这绝对不可能!即使再怎么想,顺序也是反的。是因为他做了惹人讨厌的事,所以大家才会讨厌他,否则也没有理由讨厌他!

哲人:当有人上门求治“脸红恐惧症”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绝对不可以为其治疗,如果那样做的话就更难康复了。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青年:那么,具体怎样做呢?听了病人的烦恼后就放置不管吗?

哲人:不,不是这样的。如果想一想与处于恋爱关系的人分手时候的情况就会容易理解了。

青年:的确。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哲人:这种情况不只限于她。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青年:……是的,这个能够想象得到。

青年:哦。

哲人: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但是,如果我给你治好了脸红恐惧症,事态也没有任何变化的话,那你会怎么做呢?你一定会再次跑来对我说‘请让我再患上脸红恐惧症’吧。那我可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怎么……”

青年:那么,您是说我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仅仅为了这些我就去捏造别人的缺点?

“因为你是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你还要用‘这都是因为脸红恐惧症’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呢。”

哲人:是这样的。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为什么?”

青年:……

“但我不会给你治。”

哲人:这词很犀利吧。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前面我提到的患脸红恐惧症的那个女学生也是一样——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的人撒谎。仔细考虑一下,这的确是一个相当犀利的词语。

“真的吗?”

青年:但是,为什么要把那判定为撒谎呢?我周围都有什么样的人,之前又经历过怎样的人生,先生您根本一无所知吧!

“脸红恐惧症这样的病很好治。”

哲人:是的,我对你的过去一无所知,有关你父母和你哥哥的事情我也一无所知。不过,我只知道一点。

哲人:所以,我跟她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青年:是什么?

青年:有意思,真是有意思的解释。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根本没办法治好吗?那不就是她一方面需要“脸红恐惧症”,另一方面又为其苦恼吗?烦恼永远不会消失。

哲人:那就是,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哲人:直率地说就是如此。

青年:啊……!!

青年:那么您是说她是为了给无法告白的自己找一个借口或者是怕被拒绝才捏造了“脸红恐惧症”。

哲人:假若你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人或者环境所决定的,那还有可能转嫁责任。但是,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之所在就非常明确了。

但是,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青年:您是打算要谴责我吧?说我是一个骗子、一个懦夫!说全都是我的责任!

哲人:你认为对她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为青春期的失恋在这方面的特征非常明显。

哲人:请你不要用怒气来回避这个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阿德勒并不打算用善恶来区分人生课题或者人生谎言。我们现在应该谈的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

青年:不不,您在说什么呢?她不是说非常希望能治好吗?

青年:又是“勇气”吗?

哲人:事情果真如此吗?我的判断是并非如此。为什么她会患上脸红恐惧症呢?又为什么总是治不好呢?那是因为她自己“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哲人:是的。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青年:哎呀,多好啊!很符合女学生的话题。为了向意中人告白,首先必须治好脸红恐惧症。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所以我便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于是,她告诉我说自己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虽然偷偷喜欢着那个男孩,但她还没能表明心意。她还说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就马上向他告白,希望能够交往。

青年:……最终还是“勇气”问题吗?如此说来,先生您上次也说过,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哲人:如果以你为例不好理解的话,那我就举一个别人的例子。我也曾在这个书房里进行过简单的心理辅导。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来了一位女学生。是的,她当时就坐在你现在坐的这把椅子上。

哲人:如果再加上一点的话,那就是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青年:是什么?

青年:也就是“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那句话吗?

哲人:的确,结论似乎已经出来了。

哲人:是的,你记得很清楚嘛。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青年:您可真是残忍啊!那当然会不愉快啦!谁都不愿意和如此乖僻的人交往吧。如果我身边有这么一个自卑而又麻烦的人,我也会不喜欢他。

青年: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同时也是“使用的心理学”……

哲人:如果像这样继续议论缺点的话,心情会怎样呢?

哲人: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青年:先生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首先要说的就是我这性格——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一切都持悲观态度;还有就是太过固执;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而且总是活在对别人的怀疑之中;不能活得自然,总觉得像是在演戏。而且,如果只是性格倒还好,自己的长相和身材也没有一样让人满意的。

青年:但说实话,我没有信心能够克服自卑情结,即便那是一种人生谎言,我今后恐怕也无法摆脱这种自卑情结。

哲人:这也许就要问你自己了。你究竟认为自己有什么缺点呢?

哲人:为什么会那样想呢?

青年:到底为什么?为了什么?

青年:也许先生您的话是正确的。不,我所缺乏的肯定就是勇气。我也承认人生谎言。我害怕与人打交道,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就想回避人生课题。正因为如此才摆出了这样那样的借口。是的,就是这样。

哲人:是的。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但是,先生的话终归只是精神论吧!只不过是说些“你就是缺乏勇气,要拿出勇气来!”之类的激励的话。这就跟只会拍着别人的肩膀劝告说“拿出勇气来!”之类的愚蠢指导者一样。可是,我就是因为振作不起来才烦恼的啊!

青年:下定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哲人:总而言之,你就是希望听到具体对策,对吧?

哲人:不对。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首先请你理解这一点。

青年:正是。我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听到“拿出勇气”之类的指令后,就马上像加油一样地去补充勇气!

青年:那是因为事实上我本来就没有什么优点。

哲人:我知道了。但是,今晚也已经很晚了,所以下次我再告诉你吧。

哲人:的确。你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优点,只有缺点。不管事实如何,就是这样感觉。也就是自我评价非常低。问题是,为什么会那么自卑,为什么会那么低估自己呢?

青年:您不是在逃避吧?

先生您什么都用“目的”来进行解释,那您说说我讨厌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利益呢?讨厌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吧?

哲人:当然不是。也许下一次还要讨论一下自由这个话题。

青年:例如,前几日我承认自己讨厌自己,无论如何都只能看到缺点,实在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但是,我也很想能够喜欢自己。

青年:不是勇气吗?

青年:先生,上次之后我冷静地想了很多,但还是不能同意先生的主张。哲人:哦,哪里有疑问呢?

哲人:是的,是关于谈论勇气的时候所不可不提的有关自由的讨论。请你也思考一下自由是什么。

为什么讨厌自己?

青年:自由是什么……好吧。那么,期待着下次见面。

青年非常守约,刚好一个星期之后再次来到哲学家的书房。其实他自上次回去两三天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过来。但深思熟虑之后,青年的疑问变成了确信。也就是说,目的论之类的学说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他今天就要把那位怪异的哲学家驳得体无完肤,一切争论都将在今天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有一家事务所

折戟无双

我只想安静的宅在家

虎三石

抬龙棺

微胖大叔

神级影视大穿越

没有人.

我重新活一回

斛岚

和死对头相爱相杀的日子

素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