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青年:但、但是,这……
哲人:你已经察觉到了吧?也就是“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哲人:怎么啦?
青年:请等一下!这么说来,先生认为的幸福就是……
青年:我不能认可这么简单的定义!先生的话我还记得,就是您以前说过的“即使在行为标准上对谁都没有用,但从存在标准上考虑人人都有用”那句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成了所有的人都幸福吗?!
哲人: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哲人: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你必须首先理解这一点。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青年: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青年:那么,按照先生所言,我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不能够获得贡献感的缘故吧?
哲人:是的。并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里所说的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哲人:没错。
青年:也就是您刚才提到的他者贡献吧?
青年: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贡献感呢?是劳动?还是志愿者活动?
哲人: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哲人:例如,以前说起过认可欲求的问题。对于我所说的“不可以寻求认可”这句话,你曾反驳说“认可欲求是普遍性的欲求”。
青年:为什么您能够如此肯定呢?
青年:是的,坦白说,我还并不能完全接受。
哲人:当然。
哲人:但是,人们寻求认可的理由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吧。人们想要喜欢自己,想要感觉自己有价值,为此就想要拥有“我对他人有用”的贡献感,而获得贡献感的常见手段就是寻求他人认可。
青年:那么,我来问问您。先生最终得到幸福了吗?
青年:您是说认可欲求是获取贡献感的手段?
哲人:是的。
哲人:有什么不对吗?
青年:的确如此。先生与阿德勒心理学的邂逅是始于不协调感吧?
青年:不不,这可与您之前的话互相矛盾呀!寻求他人认可是获得贡献感的手段吧?另一方面,先生又说“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满足了认可欲求就等于是获得幸福了吗?哈哈哈,先生在这里又承认认可欲求的必要性了吧!
但是,排斥的同时也有所思考。的确,我也曾深入考虑过幸福的本质,而且一直在寻找答案。但是,关于“自己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问题,却未必认真思考过。我虽是哲学的门徒,但也许并不幸福。
哲人:你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
哲人:对人而言的幸福是什么?这是哲学一直探讨的主题之一。在那之前,我以心理学只不过是哲学的一个领域为理由,几乎从未关心过心理学整体。并且,作为哲学的门徒,关于“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有着自己的见解。因此,不得不承认,听到克里斯汀的话时我产生了一些排斥感。
青年:您是说幸福得以自由为前提?
青年:什么呀!简直像是骗子的措辞!难道先生您就那样上当了吗?
哲人:是的。作为制度的自由因国家、时代或文化而有所差异。但是,人际关系中的自由却具有普遍性。
哲人:我明白你的问题。我第一次听阿德勒心理学报告的时候,担任讲师的奥斯卡·克里斯汀——他相当于阿德勒的徒孙——说了下面这段话:“今天听了我的话的人,从此刻起就能够获得幸福。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也将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青年:先生你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承认认可欲求吧?
对人而言的幸福不过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吗?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就为了这么渺小的港湾或喜悦而存在吗?
哲人: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青年:先生您说“一切烦恼皆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反过来说就是,我们的幸福也在人际关系之中。但是,我还无法理解这一点。
青年:您是说,只要有了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吗?
哲人:是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哲人:会消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青年:……获得幸福的勇气。那么,我要问一下这种“勇气”的具体状态。
总结一下哲人的主张,就是这样: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的确,这也是真理的一面。但是,幸福就仅止于此吗?我所期待的幸福并不是这样的!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哲人: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青年:但是,先生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也许我的确可以通过他者贡献喜欢上自己,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或者体会到自己并非是无价值的存在。
青年:……如此想来,我似乎能够理解先生上次所说的“存在标准”的意思了。我的确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无法劳动、在“行为标准”上做不了任何事时候的情况。
但是,仅凭这一点人就会幸福吗?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如果不成就一番名垂后世的大事业或者不证明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的话,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哲人:是的。是缺乏人生和谐的人。
先生把一切都归于人际关系之中,根本不想提及自我实现式的幸福!如果让我说的话,这就是一种逃避!
青年:也就是那些拥有“工作就是一切”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吧?
哲人:的确如此。我有一点不太明白,你所说的自我实现式的幸福具体是指什么呢?
但是,任何人都有自己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例如,上了年纪退休之后不得不靠退休金或孩子们的赡养生活;或者虽然年轻但因为受伤或生病而无法劳动。这种时候,只能用“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的人总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青年:这要因人而异。既有希望获得社会性成功的人,也有人拥有更加个人性的目标,比如想要开发出针对难治之症的特效药的研究者,还有想要留下满意作品的艺术家。
哲人:也许这样的父亲只能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工作了这些时间、挣了足以养活家人的钱、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自己就是家里最有价值的人。
哲人:那你呢?
青年:哎呀,正是如此!而且,被抚养的家人还根本不能反驳。对于父亲“想想你是靠谁才吃上饭的吧!”这种近似暴力的语言也不能反驳。
青年:我还不太清楚自己在寻找什么以及将来想要干什么。但是,我知道必须得做些事情。也不可以一直在大学图书馆里工作。只有在找到值得自己毕生追逐的梦想并能够达成自我实现的时候,我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哲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我的父亲就一直埋头于工作,我也不知道这对他而言是不是幸福,但至少在我的眼里,整天忙于工作的父亲并不幸福。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青年:啊……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个工作狂,一心只想着在工作上出成绩;并且,还以自己挣钱为理由来支配家人;是个非常封建的人。
哲人:明白了。关于这一点,也许以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为例进行考虑会更容易理解。
也许他们会辩解说:“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青年:问题行为?
哲人:口吃者是只看事物的一部分便来判断其整体。与此相对,工作狂则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
哲人:是的。首先,我们人类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这一点我以前也说过吧?
青年:工作狂也是?为什么?
青年:是的。简单说就是指“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吧。
哲人:例如,那些是“工作狂”的人。这些人也缺乏人生和谐。
哲人:并且,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具体说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行为中规中矩并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运动和掌握技能。他们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青年:嗯。这的确是很有趣的讨论。但是,口吃者还是有些特殊的例子。还有别的什么事例吗?
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哲人:当然。最初他们也根本不认同,但3天的研讨会结束时,大家都深深信服了。
青年:为什么?
青年:先生,难道您就对口吃者说如此严厉的话吗?
哲人: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青年:嗯。好吧,请您继续说!
哲人:我定期举办读书会,参加者中也有口吃者。他在朗读的时候,语言有时会顿住。但没有一个人因此嘲笑他,大家都安静地、自然地等着。这应该并不是只有在我的读书会上才能看到的光景。
哲人:本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青年:但是,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例如,有些问题儿童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扔橡皮或者是大声说话来妨碍上课,如此一来肯定会引起同学或老师的注意,此刻其就可以成为特别的存在。但这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是一种不健全的态度。
哲人:是的。笑话别人口吃的人只是极少数。用刚才的话说,充其量就是“10人中的1人”。并且,采取这种嘲笑态度的愚蠢的人,我们可以主动与其切断关系。但是,如果缺乏人生和谐,那就会只关注这1个人,并认为“大家都嘲笑我”。
青年:也就是说,陷入不良行为的孩子也属于“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青年: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方式?
哲人:是这样的。所有的问题行为,例如逃学或者割腕以及未成年人饮酒或吸烟等,一切都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你刚开始提到的那位闭门不出的朋友也是一样。
哲人:口吃为什么会很痛苦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苦恼于口吃的人只关心“自己的说话方式”,从而感到自卑和痛苦。因此,自我意识就会变得过剩,说话也会更加不顺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